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访谈

张颐武:传统的家风,从未过时

——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发布时间:2015-07-01  来源:解放日报

放大

缩小

  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的家族观念,依然是中国人凝聚认同的基础

  解放周末:年轻人对家人有时爱恨交织。比如,过节不敢回家,怕长辈多问;有些兄弟姐妹为了分房产大打出手,等等。现在网络上还有一个词叫“极品亲戚”,专门用来形容那些总是上门找茬、找麻烦、蛮不讲理的亲戚,但彼此有血缘关系,又无法绝交,令人痛苦。不知道您对这些现象怎么看?

  张颐武:年轻人不敢回老家,怕被追问隐私,是因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契合。传统认为,长辈询问个人问题是一种关心的表达,他们不懂得现代年轻人对隐私的尊重,没有意识到要给年轻人留空间,这和家风传承没有必然关系。我相信这一点一代会比一代做得好。

  每个人总会遇到糟心的人和不如意的事。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即使是传统的家族理念,也有糟粕。比如,中国人过去很看重血缘纽带,有一部分是因为古代以家族为单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哥做得好,就把弟弟带上,拿现在的话说是搞裙带关系。大家族之间的裙带关系盘根错节,令人头疼。显然,这些做法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法律规范,必须要改变。

  新加坡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把法律和家族感情融合得很合理。从李光耀的传记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在树立法律权威的同时,强调家族,认同家族,从家族扩展到公共领域,爱家继而爱国。

  中国传统的家风当然需要改进,但它从未过时。它的核心价值没有变。甚至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当我们把其中农耕落后的一面抽离后,经过现代化改造后的家族观念,依然是中国人凝聚认同的基础。

  解放周末:一个客观现实是,很多小家庭一年只与亲戚长辈见一两次,家族感情渐渐淡漠,沦为一种仪式。有人甚至觉得仪式都是一种负担。您怎么看待这种心理?

  张颐武:年轻人一般总有种逆反心,认为家族是对人的限制和束缚,就像巴金的小说《家》中描写的那样。但是100多年过去了,我们应该已经明白,家族与个人之间没有天然对立。我想,等人老了,自然会生出一种亲情,会感受到血脉相连的亲切,甚至会庆幸,自己还有家人,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老人家。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只有文脉不断,好的风俗不断,一个家族才得以真正延续

  解放周末:现代人如何传承家风,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张颐武: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门楣、家风。过去有一副著名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是希望世世代代传承正面的家风,把做人做事的本分一代代传承下去。

  家风,首先当然是家里长辈老人的言传身教,让子女后代明白自己家庭的正面传统。

  其次,讲究的是耕读为本、诗礼传家。通过家风家训教导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大量含有教育族中弟子如何做人处事学习生活的道理。这些著作中包含着一些永恒的价值,对我们今天的家风传承依然有用。

  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致力于向子女传播正面的家风,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古代读书不多的家庭也照样知书达理,有民族大义,怀着正义感,懂得关爱他人。这就是良好的家风传承了良好的人格。

  家风的传承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领域,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教育就是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之道、待人之道、交友之道、读书之道。一点一滴之间,经过耳濡目染,内化为年轻人的自身行为,有利于他们走上社会后更好地发展,也会让他们的正面品质对社会有好的影响。

  所以,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品质,才会让社会的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解放周末:听起来,似乎对父母长辈的文化水平和人格修养有很高的要求?

  张颐武:那不至于。就像之前所说,中国传统教育最擅长从生活的细节入手,从吃穿住行等小行为入手。

  最关键的是,家长们需要意识到,家庭传承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念。仅仅血缘不断是不够的,只有文脉不断,好的风俗不断,一个家族才得以真正延续。

  实际上,今天我们以小的核心家庭为主导,家庭的形态越来越多样,有人丁克,有人终身未婚,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看起来,儒家那套传宗接代的观念已经淡漠,但这不妨碍家风的传承。

  今天,家风包含的文化意义大于血缘意义。好的家风传播出去,影响血缘之外的更多人,也是一种传承方式。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的载体和部分。

  即使现代社会有很大变化,但人们的基本价值观没有变,人类的基本情感没有变,种族的繁衍、生命的延续、文脉的传承,永远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生活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而从家庭中产生的和谐与美好的情感,想必永远是中国人心头最温暖的牵系。

(张颐武系民进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挂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

作者:龚丹韵     责任编辑:于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