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访谈

周洪宇做客人民网 谈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

发布时间:2017-03-02  来源:民进湖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人民网]:教育智库有哪些类型,如何保持其独立性?

  [周洪宇]:和其他类别的智库一样,从智库与政府关系的维度划分,教育智库可以将其分为官方、半官方与民间三种类型。

  [周洪宇]:独立性,是指教育智库作为由专家组成的研究机构是独立设置的,在发展目标、研究理念、方式方法、取得成果等方面,具有独立性,以保证智库建设的客观、科学和民主。非独立性,是指教育智库与政府行政部门有着内在的、直接的联系,包括资金投入支持、研究课题任务外包、成果的宣传使用等,这些都要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领导与管理,教育智库不是可以特立独行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的统一反映了现阶段中国教育智库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础,特别是管理体制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民办性质还是公办事业性质的教育智库都可做到的是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的统一。在承担研究任务、宣传使用成果、接受相应的经费支持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非独立性,而在发展理念、研究方式方法、成果总结概括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独立性。从这一特征来看,教育智库建设在许多方面要加强与政府行政部门的联系,了解对方需求,才能使智库建设和发展获得宽阔的道路和远大的前景。

  [人民网]:智库通过哪些方式影响教育治理?教育智库对教育治理的影响力如何,能否通过一两个案例介绍一下?

  [周洪宇]:当前,我国正进入一个需要智库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长江教育研究院成立十年来,在呼吁义务教育免费、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育改革和依法治教等方面积极为政府进言分忧,成绩有目共睹。眼下,教育领域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群众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需要开放性和包容性,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依赖“接地气”的数据分析和调研报告,可以说,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呼声越高,越离不开教育智库的建言献策。因此,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是提升我国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教育智库除了在教育政策建言方面可发挥资政作用外,它还可发挥自身人才优势和专业特长,发挥教育咨询、督导和评估作用,进而促进我国教育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轨。

  [周洪宇]:当然,我国教育智库在参与政府教育决策、教育改革、传播教育价值观等方面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未来仍需继续推进,进一步深挖教育智库的自身优势,担起时代重担,更好地服务教育发展。

  [周洪宇]:教育智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理应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建设有特色、质量高、竞争强、影响大的教育智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周洪宇]:一要注重发挥高校教育领域专家的专业优势,从顶层设计上提供智力支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出现在教育领域里的问题,看上去是个教育问题,实际却是一个社会问题。这就需要从单纯教育专家到社会家的角色转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核心作用,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咨询团队,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周洪宇]:二要注重加强高水平政策研究,不能浮于政策的阐释而失去了创造性,忽略中国国情的纯学术化倾向和不接地气的唱高调和空谈。教育智库不仅要出对策,更要出思想,谋战略,特别是在一些前沿应用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范式上取得突破。针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和重大教育改革问题,既立足于专业发现问题,又从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全局展开研究,提出高水平政策建议。

  [周洪宇]:三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态度和工作方式。教育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常常相互联系,互相交叉,错综复杂。弄清这些问题的性质和成因,辨清这些问题的真假,对教育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转智成治”,让国家“信得过、用得上、想得起、离不开”。 这就需要教育智库以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为研究核心,主动开展战略谋划、综合研判,为政府提供及时、解渴、解困的决策智力支持,积极推动决策质询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化。

  [周洪宇]:四要注重构建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教育智库建言献策的质量。真正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建立教育智库创新协同机制,围绕社会和人的需求、探索融合“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才能推进科技智库战略咨询取得新成效。

  [周洪宇]: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不仅要努力拿出战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客观性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努力推动成果转化和落实,千方百计地让智库的“谋划”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让智库的“方案”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智库的“言论”转化为社会共识。

  [周洪宇]:长江教育研究院每年都会发布教育政策建议书,一年一个主题,每年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提出十条左右建议,从2009年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建议,201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到2013年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教育应对的建议,2014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综合改革,2015年对教育法治建设的建议,2016年对国家十三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每次发布教育政策建议书后,这些建议也都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提交给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反映到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来推动工作的进行。

  [周洪宇]:从2009年开始发布《教育政策建议书》,并由此逐渐对国内教育政策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因为2008年中央开始启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2009年3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即将出台、广泛征求意见之际,长江教育研究院为此专门发布自己的《教育政策建议书》,提出了十条建议。其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这一条中,建立国家教师统一资格考试制度、统一城乡教师编制制度、实行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实施教师定期考核及退出制度等具体条款,后来都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采纳,而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或者说“特殊公务员”“准公务员”,与完全的“公务员”还有所不同)的建议,具体地说就是基于公立中小学“专业性”与“公务性”兼具的性质,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并参考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的相关做法,将公立中小学教师确定为“教育公务员”,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和职业地位,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确保教师收入稳定增长,并为未来实行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奠定法律基础。这是长江教育研究院的一条重要建议,最初也被吸纳进去了,在2009年6月份规划纲要第6稿之前还保留在内,但是很遗憾,后来在征求各个部门意见过程当中,有关部委提出了不同意见,经过与有关部门的博弈,这一条终究被拿掉了。虽然,国家960万公立中小学教师至今尚未被确立为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准公务员”或“特殊公务员”),留下了问题,但也能看出来长江教育研究院当初的努力,以及未来继续争取的建议空间。

  [周洪宇]:又如,教育改革要从地方做起,支持地方教育的探索创新,比如应在广东深圳等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立若干“教育特区”,积极支持南方科技大学的创新之举,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之路。这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吸收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后,在2010年教育政策建议书里明确提出来的,也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关注。在2011年5月广州中山大学举办的“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长江教育研究院再次提出来,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次年,深圳的《南方教育时报》为此举办专题讨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等专家发表意见,形成一个热潮,不少地方更加重视教育创新,以区域突破带动教改全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很明确地提出要支持地方和基层的创新。

  [周洪宇]:再如,2013年长江教育研究院放眼世界,敏锐地发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向人类社会扑面而来,作为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机会的全球发展的后起者,中国必须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新的历史性大变革中,未雨绸缪,及时应对,加快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步伐。根据这个判断,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长江教育研究院正式向全国人大提交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教育的应对之策”,这是国内第一家教育智库向官方与社会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应对之策建议的,就是放在3年后的今天,这份教育政策建议书的观点与主张仍富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值得引起社会各界更大的重视。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