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四十年•双岗建功四十人”——张静娴

发布时间:2019-02-12  来源:民进上海市委会

放大

缩小

  张静娴, 1986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正旦。师承朱传茗,又得方传芸、沈传芷、姚传芗等昆剧名家的亲授,经艺术大师俞振飞悉心指点。代表剧目有《乔醋》《跪池》《斩娥》《吃糠》《芦林》《刺虎》《赠剑》等传统折子戏以及《班昭》《长生殿》《玉簪记》《牡丹亭》《占花魁》《血手记》《司马相如》等大戏。曾获第七、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八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因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获文化部表彰、第十届文华表演奖、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特别荣誉奖、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文艺人才特别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上海优秀文艺工作者、第三届上海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曾任第八、九、十届市政协委员、第十二、十三届民进市委常委、上海剧协副主席。

  《长生殿》:奉为经典

  1989年,张静娴代表上昆赴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凭借《长生殿》赢得了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梅花奖”;1992年,她随《长生殿》剧组首次赴台湾演出,将一个雍容华贵的杨贵妃演绎得惟妙惟肖,受到了观众们的热烈追捧;2007年,上昆下决心将全本《长生殿》搬上昆剧舞台。四年后,由张静娴担任艺术指导并主演的全本《长生殿》登陆德国科隆歌剧院,长达12小时共计43折的昆曲演绎,古老的昆曲瑰宝最大规模登陆欧洲,引起轰动;2010年,精华版《长生殿》摘得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2017年,上昆修改提高全本《长生殿》在全国巡演再次掀起热潮。通过几十年的实践和磨砺,张静娴对《长生殿》以及杨贵妃这个人物,有了越发深刻的体悟和理解,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而她和蔡正仁饰演的“娴贵妃与蔡明皇”也被戏迷朋友们奉为一代经典。

  《血手记》:东西文化桥梁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大量外国名著被译制过来,充实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1986年,上海昆剧团根据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改编的昆剧《血手记》亮相“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引发了不同层面观众的思考和想象,尤其受到文化界年轻朋友的欢迎;1987年《血手记》参加第41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贝尔法斯特艺术节,并在英伦三岛巡回演出长达三个月,热情的英国观众写信盛赞,由张静娴饰演的“麦克白夫人”铁氏,美艳机敏、狠毒果敢,为国外观众们带来极大震撼;1993年,新加坡也有专题文章介绍,对《血手记》和“闺疯”一折的精彩演绎给予充分赞许。张静娴在剧中所饰演的麦克白夫人突破了昆曲角色分行归路的严格程式,唱腔、白口及身段都必需在细腻庄重中表达出内心的情感,这样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昆曲舞台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创排过程中,她不断摸索尝试打破传统昆剧表演模式,找出戏的亮点,从唱腔造型、故事叙述、情感入手,诠释着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而剧中集中表现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闺疯”一折,更是获得了超越想象的成功,也打开了张静娴在创作探索之路上的大门。

  《班昭》:开拓与超越

  2001年,上海昆剧团推出由罗怀臻编剧、杨小青导演、张静娴主演的新编历史剧《班昭》。该剧不同于传统戏,是集体多年在改革道路上探索后的精品佳作,兼具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张静娴塑造的“班昭”形象生动,风采卓然,清朗厚重。班昭从14岁到71岁,年龄跨度五十多年,张静娴熟练地运用花旦、闺门旦、正旦、老旦等各行当表演手段,其声腔、念白、形体的表演也随之变化,充分显示出一个优秀演员卓然不凡的艺术造诣,而这个人物所具备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尤为专家和观众们所称道。该剧被列为文化部庆祝昆曲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展演剧目,并荣获中国戏曲学会奖、文华新剧目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张静娴个人也凭借此剧荣获“文华表演奖”,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2002年文化部“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表彰。

  承戏育人、寻觅知音

  张静娴从小就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严于律己,她对每一位曾经在艺术道路上帮助过自己的老师都念念不忘、心怀感恩。如今她的学生已是遍布全国各地,而她在上昆的学生如沈昳丽、余彬、罗晨雪、陈莉等现在都已成为舞台的骨干。  每当有学生和其他昆剧院团的年轻演员们前来求教,张静娴总是像专家门诊一样细心指导,逐个点拨,尽管辛苦,但只要年轻演员肯学,张静娴就感到很欣慰。她将自己的数十年的创作感悟倾囊传授,并告诉她们如何在创新和传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对于传统戏,要“冷戏热演,好戏精演,熟戏生演”;对于创新戏,要更加用心,除了想清楚“新”在哪里,还要给观众一个真正新的面貌。张静娴在教学上的严谨认真,令学生们心存敬畏又感激不已。“长者们的风范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我会竭尽所能,让我的学生们少走一些弯路、多一些机会,让昆剧舞台后继有人。”张静娴如是说。

作者:     责任编辑:张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