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本周人物

“小凤霞”——咸红杰

发布时间:2019-03-21  来源:民进河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咸红杰

  她,是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的关门弟子,师傅将“小凤霞”的艺名亲自赐予她;她,23岁接管泊头市青年评剧团,开启艰难的创业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庄户剧团”;她,勇担责任,勇于创新,一出“好人戏”唱遍全国;她,屡获殊荣,曾连续两年被评为“沧州骄傲”十大新闻人物,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集体奖”,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是沧州评剧界首位国家一级演员。她,就是沧州小凤霞评剧团团长——咸红杰。

  痴迷评剧,从农村娃到新派传人

  咸红杰,1973年出生于泊头市交河镇三里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村里有名的评戏爱好者,从小受其影响和熏陶,开始喜欢上评戏,5岁时就跟着大人们学唱《刘巧儿》、《花为媒》等戏,10岁时考入县文化馆评剧培训班,从此与评剧艺术结下不解的情缘。

  1989年,泊头市庆祝建国40周年文艺晚会上,15岁的咸红杰演出了评剧《花木兰》和《三看御妹》,基于观众的喜爱,电视台为她录制了演唱片段,选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听到这个神似自己的声音后,极为赞赏,嘱托朋友一定要找到演唱者好好培养,这一找就是两年。1991年底,崇拜新凤霞并痴迷新派艺术的咸红杰,大胆地给新凤霞老师写了一封信,直接寄到中国评剧院。信发出后如石沉大海,就在咸红杰心底的波澜渐渐平息时,1992年6月,她突然收到邮递员送来落款为“中国评剧院新凤霞”的来信,信中说希望她来北京一趟。6月24日,咸红杰敲开了新凤霞家的大门,一心寻才的老艺术家和一心学艺的新秀,带着对评剧艺术共同的珍爱和追求终于走到了一起,咸红杰正式拜师,成为新凤霞最年轻的关门弟子。自此,咸红杰每年都要到老师家里住上三四个月,精心学习。老师为她定了两条规矩:精心学艺技要深,诚实做人德要馨。严师出高徒,寒冬育梅花,经过老师6年的言传身教,她不仅得到艺术造诣的提升,更得到精神上的丰富滋养。新凤霞老师“戏大大如天,戏高高如天,戏贵贵于金,戏重重于身”的高尚戏德和高超的评剧艺术,已深深融入咸红杰的血脉。去世前,恩师把“小凤霞”的艺名亲赐给她,同时叮嘱她,艺名不是光环,而是责任和重担,你要做到“咸出于新新于新,红出于凤红于凤,杰出于霞杰于霞”。咸红杰把恩师对她的教诲奉为终身的座右铭。

作者:杜义霞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