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进网站 > 民进风采 > 媒体聚焦

杨朝明:从中华经典中汲取力量

发布时间: 2024-04-28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字体: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典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书要先读经典,中华经典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要梳理和光大中华经典的思想精华,从中吸收力量、汲取智慧,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必须理解经典的形成过程及特性。以儒家经典为例,正如孔子思想具有承上启下、济古维来的历史地位,儒家经典也是孔孟之前数千年中国智慧的凝结,是孔孟等圣哲对古代智慧的选择继承,也是他们“以述为作”的重构与创造。而在形成之后,又经过了数千年历史的检验,能给今人有益的启示。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历史连绵不断的民族,“四书五经”、《老子》《庄子》《荀子》……经典数不胜数。读明白这些中华典籍,也就读懂了中国的智慧。这些典籍里有道德、有价值,有每一个人越走越宽的路。在《论语》为政篇中,子张问孔子,可不可以知道十世以后人与人相处的法则,孔子认为“虽百世可知也”。孔子这样回答,是因为他看到了周代对于夏、商以前历史文化的损益因革,看到了“周鉴于二代”之后“郁郁乎文哉”的文化建构。在孔子看来,礼的形式可以因时而变化发展,但人与人相处的深层法则是人与人之间爱与敬的“至德要道”,具有深厚的中国哲学底蕴。读书伴人们成长,让人增长见识,从而认识人生与自我,认识中国和世界。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中华经典沉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经典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孔子追求天下大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希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与私相对,“背私为公”,公是公共意识、社会公德意识,人人克己修身为君子,才能“天下归仁”。中国历来追求和谐和睦,修齐治平,形成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经典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儒学研究人本身,研究人性和人的价值。人处在天地之间,要遵从天道,效法大地,养浩然正气,成就一个大写的人。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修身处世心有敬畏,见贤思齐,向一切优秀的人学习。儒家相信人性的善良,相信善性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人要成就自己的理想人格,就不应该仅是一个自然的人,也必须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应该思考“人之所以为人者”,彰显人性的光辉。中国历史英才辈出,正源于此。

  经典指示了修身的方法。规则的施行离不开道德修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的思想以孝悌为本,人只有“亲亲”才能做到“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泛爱众”。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就是忠恕之道,是一种修身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爱之心待人,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如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中华民族重视人伦道德、讲求仁义礼智信,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

  经典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具有极大的潜能,通过学习、实践开发出来,自觉明其明德,唤醒善性,率性就道,遵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无愧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守正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中华经典教人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孔子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要有“道术”的追求,君子求诸己,学会克己自省,涵养高远笃定的人生追求、大人君子的使命担当、坦荡仁和的博大胸襟,才能至诚无息,不断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人具有向善向上的本性,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能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走近经典,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为政之道和治国方略,蕴含着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中华经典似一棵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树,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我们要认识中华经典的特性及其思想高度和深度,抓住经典的精神实质,坚定文化自信。中华文明之树常青,我们需要不断培根固元,源源不断地汲取精神滋养。

  (作者系民进会员)

作者: 杨朝明
责任编辑: 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