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教师节专题 > 民进教育家、优秀教师风采


天生我材必有用

——记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吴振森


    一个湖北小伙子站在安康地区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前,任凭起旋的黄尘在他的脚旁肆意地打着转儿。凛冽的寒风似刀割般地扫过他的脸,扫落了他曾经拥有的自信和梦想。在1971年那个清冷的冬日,吴振森,这位西安交通大学数理系的优秀毕业生开始直面人生的艰难与无奈。

                                   不坠青云志

    在最初的沮丧与迷茫过后,吴振森在乡村孩子们那纯净与期待的目光中重拾了失落的自信。既然与这片贫脊的土地结下了缘,他就决心为这片土地奉献出他的所有。吴振森承担了学校数理化及外语的教学任务。白天繁重的工作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来,但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伴着唧唧虫鸣,他依然挑灯苦读,为的是心中那不曾泯灭的理想:成为一个科学家。阿基米德、牛顿、爱因斯坦……那些神圣的身影从未远离过他,令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有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于勤奋的人,幸运女神迟早会眷顾他。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考试。喜讯传来,吴振森信心十足,凭着扎实的基础,吴振森顺利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进修班学习。第二年,考取了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研究生。

    再度踏入高等学府的吴振森此时年已33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要争分夺秒,让未来的岁月尽可能地充实饱满。许多时间,他是啃着冷馒头在图书馆、实验室渡过的。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新知识。为了补充计算机知识,他和十八、九岁的学生一起上课,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两年的寒窗苦读使他顺利地拿到了硕士学位,被分配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系任教。

                                    勤奋求索

    从任教农村中学到任教高等学府,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三级跳,这一跳凝聚了十年的艰辛与磨难,其间的酸甜苦辣只有吴振森品味得最清楚,但吴振森不会满足于眼前这得来不易的安逸生活。当理想的曙光向他重现时,他会不惜一切去追寻它。除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吴振森立志要在科研领域内闯出一片天地。当时,他的生活环境并不好,全家四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由于地方局促狭小,书架只好被请上方桌,上小学的儿子占据了方桌上剩下的天地,而掀起被褥后的木板床一隅就成了吴振森的“书桌”,数十篇论文诞生在这个“书桌”上。

    1988年,吴振森被评为副教授,这是他学术研究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他始终认为,科学贵在创造,如果一味跟在别人后头跑,虽然落得个轻松自在,但久而久之,只会荒废自身。从此,他开始独立承担研究项目,从事随机介质和非均匀介质中电磁波、光波的传播和散射,并逐步开始目标与环境的光电特性、非线性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这些项目开展研究的单位比较少。万事开头难,这话千真万确。虽然吴振森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其中的艰难仍令他措手不及。当时拨给他的全年科研经费只有2000元,根本无法购买实验所需的设备,他只好四处去借。借来的设备到底是不方便,也无法长期使用,他只能最高效地利用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熬夜更是家常便饭。为了测量激光在大气中的传速,他将借来的激光光源、测量用的探测器等设备放在外面,不论什么时候,只要天气稍有变化,他立刻跑出去观察结果,记录数据。有一天,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刚刚迷迷糊糊睡着的他被窗外的雨声惊醒,几乎条件反射,他立刻披衣冲到外面……就这样,吴振森开始了艰难的起飞。

    经过两年的积累,1990年吴振森终于申请到了第一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虽然三年只有4万元,但在当初已是个不少的数目了。他凭此完成了“随机介质中分形散射”的研究,1991年,吴振森获得4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了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长达
五年的辛勤耕耘,吴振森在此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目标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建模和理论研究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目标激光散射特性研究中众多至关重要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不仅可应用于目标电磁、散射、粒度分析等各工业部门中的民用技术中,同时对军用目标与环境激光散射特性测量和建模及军事工程实际应用也起到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推动作用。另外,吴振森还就此研制成功了激光散射自动测量系统,其主要探测参量和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项目获得了1997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及1997年,吴振森先后两次赴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系统与过程能量实验室进行合作交流,完成了中法合作先进研究计划项目“多相流中非球形粒子测量”,获1998年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迄今为止,吴振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三十余篇。由于在科研上的突出成就,吴振森被聘为国防科工委目标特性及传播特性专业组成员,电子科学研究院第三届军事电子专家委员会目标特性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和美国纽约科学院成员。

                                   学科带头人

    十年磨一剑。吴振森的心血没有白废,他的研究室已初具规模。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在内的20余人,形成了一个学术梯队和科研基地。科研成绩如此骄人,吴振森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同样干得有声有色。在担任物理系主任后,他首先抓的是系里的教学质量。他组织开展了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评估活动,并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加以指导,使其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在这次教学评估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三名青年教师,在1996年全校青年教师比赛中,一举包揽了前三名。

    吴振森深知未来的人才竞争将是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因此,在教学思路上,他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学新模式。他要求理工科学生一定要加强人文、经济管理、社科等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计算机教学要采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交互式教学,增加信息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外语教学的安排上,他要求教师摒弃过去那种围绕四级考试的教学方法,大量增加口语、听力和写作的练习,提高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吴振森撰写的有关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论文《无线电物理学科建设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加强工科物理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分别获得了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鉴于他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的众多成果,吴振森于1995年被授予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1997年电子工业部优秀教师称号。

    吴振森从当系主任起立下了“一不当糊涂官、二不当太平官、三不当以权谋私官”的誓言。他履行了誓言。几年来,他带领全系教师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全系的科研费用从1995年的30多万元,递增到50万元、80万元,直至1998年的100余万元,可以说是一年跃上一个台阶。科研课题更多达20余项。最让吴振森引以为豪的是,1998年物理系终于争取到了一个无线电物理博士点,这在全国工科院校中是独一无二的荣誉。吴振森激动地说:“从1987年设立硕士点,这一天大家足足等了十年,它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

    走入收获季节的吴振森不会忘记耕耘的艰辛。在他看来,那些艰辛就是成功的铺路石。他始终觉得,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不做出点成绩,就是枉活一辈子。的确,爱因斯坦也许只有一个,但每个想成为爱因斯坦的人都将是对社会有所奉献的人,他们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