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5年教师节专题 > 教育天地 > 时代与教师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准备高素质教师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确定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从时代的高度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和人才培养的工程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是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一千万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教育改革发展成败兴衰之所系,是全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之所系。教师教育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障。教师教育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举办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事业,培育人民满意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人民要求我们做出回答,时代要求我们做出回答。教师教育面临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一、我国教师教育的历史性贡献和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的师范教育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以1996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教师教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教师教育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办学层次显著提高。1995年至2002年,高师本科院校由76所增加到103所;师范专科学校和中师相应收缩。教师培养培训资源进一步整合,具备条件的地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教师教育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正在逐步形成以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校共同参与的局面。

  ——教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由1997年的93.1%、80.5%、60.7%提高到2002年的97.4%、90.4%、72.9%。小学和初中高学历教师分别为30.9%和20%。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教师教育地位逐步落实,正在走向法制化轨道。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相继颁布实施,使教师教育开始进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支撑了全世界最大的基础教育的师资供给,为提高全民族的受教育年限和国民素质,提供了教育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为教育的改革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建国以来教师教育事业发展所奠定的师资资源的基础,就没有基础教育发展的今天。研究和总结我国教师教育的实践经验,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2、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教师教育的主体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应当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对于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加强宏观管理、正确导向,并予以强有力的支持。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要由单纯政府行为和指令性计划转向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体行为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 

    4、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是永恒的事业。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一个相对完整和稳定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即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始终是十分必要的。所不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教育体系是独立的、封闭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体系应当是灵活、开放的。建设一个宏大的教师教育体系是中国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 

    5、教师教育必须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以有利于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宗旨,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进教师教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内容、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不断为教师教育注入新活力,开辟新境界。“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6、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非均衡性,体现阶段差别、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是教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初始环节。没有好的教师教育和相应的制度环境,何谈优质的基础教育,更遑论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和国家的人才战略。教师资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之所系,必须重视教师教育,支持教师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前景广阔。那种全盘否定中国教师教育的贡献和经验,把我国教师教育说得一无是处的非历史的虚无主义观点,那种曲解教师教育的开放性,认为教师来源多元化,综合大学参与培养培训教师,就是削弱或取消教师教育事业的取消主义观点都是错误的。在这一问题上,任何停滞不前的观点,悲观的和无所作为的观点都是缺乏依据的。

    二、 我国教师教育处于历史性转折的关键时期

    我国教师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在今天社会经济背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时候,我们强烈地意识到我国教师教育整体上还相对落后,严重不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存在观念形态和制度性障碍,一系列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教师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改革发展的大好机遇。

   (一)建立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教育加快一体化进程。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教育者必须首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模范,教师群体应当率先成为示范性学习型组织。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教师资源必须首先得到充分开发。但我国的教师教育还不能很好地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服务,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分离,特别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水平的倒挂,严重不适应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要求。随着教师培训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变为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的全员继续教育,推进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加快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进程势在必行。

    (二)经济体制和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要求创新教师教育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招生就业改革以及教师资格、聘任制度的全面实施,教师资源的配置方式必将从纯粹行政决定向一定意义的需求导向和市场调节转变。有关师范生的保障政策逐步取消,师范生与非师范生逐步实现招生并轨、收费并轨、就业并轨,界限逐渐淡化。其他高校参与教师教育,一些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校合并或升格为综合性的大学或学院,逐渐形成独立设置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校共同举办教师教育的局面。在过渡时期,原有的系统诸多功能逐步丧失,新的教师教育规范尚未建立。失衡、失范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生不能就业的悖论就是一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育的制度创新和规范管理尤为紧迫。

   (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从根本上改革教师教育模式。

    我国师范教育实行的是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简单混合相加的培养模式,学科教育水平低,教师教育课程单一、观念滞后、内容陈旧、脱离实际的问题严重存在,由以导致所谓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莫衷一是的长期争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要求教师拓宽学术视野、建立综合知识结构和加强教学研究能力。教师教育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为提高教师的学术基础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总体上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四)教师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变化要求教师教育提高办学层次。

    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和教育人口的变化,教师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两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实质性变化。教师供求关系由过去的绝对的卖方市场开始转变为买方市场,教育部门录用新教师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二是结构性变化。2002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578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43万人,高中专任教师94万人。随着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的逐步减少,如果按照现行较高的班额、班师比和生师比标准即低水平的师资需求匡算,预计到2010年,将有部分小学和初中教师富余;如果按照较低的班额、班师比和生师比标准即较高水平的师资需求匡算,小学、初中教师将有一定缺口,数量补充与质量提高的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将是质量问题。人口高峰逐渐进入高中阶段,加之大幅度提高高中升学率对于师资的现实要求,高中需要新增100万左右教师。教师供求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教师质量问题凸现出来。整体上提升教师学历显得十分迫切。教师教育要适应发展的要求,提高办学层次。同时,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一定时期内,西部边远地区还需要部分中师和师专,不宜轻易撤并,尤其是办的很好的学校,要继续办好。

   (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要求我国教师教育加快改革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强劲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有学问,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不仅是高起点,而且要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国家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机构都要相应进行重大变革。 

    我们组织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小组对国际上10个国家和地区教师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高等教育入学率对教师教育变化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20%时,是教师教育本科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集中的时期;(2)大部分国家非农产值达到或超过90%的发展时期与教师教育本科化时期基本吻合;(3)教师教育进行变革时期教师供求大致平衡。对照上述参数,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5%,非农产值接近90%,小学和初中教师在总量上大体满足当前水平的需求,一些地区或有富余。这些关键指标的基本满足,说明我国教师教育在总体上基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