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我身边的优秀教师——2006年教师节专题 > 民进名师风采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现代人民教育家叶圣陶的故事
 
 

  
    “叶老”是大家对叶圣陶老先生的尊称。叶老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叶老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要从解放前夕说起。1948年11月,叶老住在上海,当时上海还没有解放,还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之下。这时,叶老接到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请他到解放区去。一向追求光明,心向革命的叶老,高兴地接受了邀请,秘密地离开上海后,先到香港,再从香港乘船北上,来到解放区。

    这时,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解放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解放已指日可待。解放了的地区需要发展教育,需要办学校,需要有课本。中国共产党请叶老到解放区来编课本,编出宣传革命思想的好课本,编出培养新中国建设者的好课本。

    叶老当时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但是,他接到任务后,却像年青人一样激动起来。叶老从20多年前就想编一套好的教材,推动中国的教育事业,但是每次刚编出一些,就遭到反动势力的打击、压制。现在终于盼到了这天,他可以在解放了的土地上,放开手脚编一套好的课本了。

    可这任务多艰巨啊!中学、小学有12个学年,每个学年有两个学期,而且每个学期都要有语文、数学课,另外还要有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等多门学科。

    叶老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就干起来,而且提出:“解放军打到哪里,教科书送到哪里!”

    叶老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干起来。他亲自挂帅组成编委会,亲自挑选干部,制定提纲,确定编写原则,组织人编写、审定。

    叶老对语文教材很重视,决不能让有反动思想的文章毒害中小学生。他组织了四个编写组,来编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要编一套全新的、革命的语文课本。

    初稿写出来后,叶老要求各组开会,一篇一篇、一字一句地读出来,叶老亲自听,还要请专家们听,看看内容好不好?语言好不好?适合不适合学生接受?

    如果发现有的课文不好,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叶老就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写一篇。”他白天上班,和大家一起开会、研究工作,晚上就连夜写出一篇,第二天上班就读给大家听。

    课文打印出来后,叶老还要一一审读批阅,逐字逐句修改,在他修改过的地方,他还要夹上一个小纸条,说明修改的理由,请编书的同志们传看。大家都被他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动了。

    在叶老领导下,编写课本的工作进展很快。1949年8月,初小、高小、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由新华书店发行了。9月,大学的语文课本也发行了。新中国的大、中、小学教科书,和新中国一起诞生了。

    叶老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功绩写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了。

    新中国成立后,叶老仍然主管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他当了教育部的副部长,仍然主管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编写课本的工作任务不像解放战争时那样急了,但叶老却要求更高了。他为了编好课本,坚持开门编书。他常到学校里和教师、学生座谈,征求意见,还常到学校听课,了解教师学生使用课本的情况,还确定一些学校作为教学基地,将编出来的课本先在这里试教,取得经验后再推广。仅在1962年2月到5月,四个月期间,他就到教学基地和老师一起备课、听课、讲课有14次之多。要知道,这时他已是将近70岁的老人了啊!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本,几乎都是经过叶老审阅、修改过的。

    人们说,叶老为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着最具体、最切实的工作。

    叶老主编了这么多课本,有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有人肯定地说,他那么大的学问,一定是个大学毕业生。叶老其实并没有上过大学,他完全是靠自学成材的。

    叶老出生在苏州市一个平民家庭,他自己这样形容家里的情况:“我家无半亩地一间屋,家况很清苦。”

    父亲对年幼的叶圣陶要求很严格。3岁起就要求他识字、描红摹字,到6岁进私塾时,叶圣陶已经能认3000字了。进私塾后,读书更苦,老师要求学生成天读书、背书,不许玩,只有到春节前后,才可以休息。父亲常带叶圣陶出去,贺年、祝寿、赏灯、闹元宵……每次出门,走在路上,看见一块匾额、一个牌楼、一座小桥,父亲就要讲些传说故事。回来后,还要求叶圣陶写一篇作文,记叙沿途见闻。叶圣陶从那时产生了热爱生活和喜欢写作的兴趣。

    12岁那年,叶圣陶考进了苏州第一所洋学堂——公立高等小学。学制是3年,可是,他的功课特别好,一年之后,就考入了公立第一中学,成为中学生了。

    中学时代令叶圣陶终生难忘。这所学校的教师很多都是有新思想的青年人,他们倡导学生爱国、强国,教育学生热爱乡土,立志振兴中华,还注重发展学生的业余爱好。叶圣陶在这里学会了篆刻、写诗,还办了一张小报,自己刻蜡版,自己印刷。叶圣陶的学习成绩优秀,课外活动又很活跃,表现出很高的才能。大家都认为,中学毕业后,他肯定可以上大学。

    但是,叶圣陶的父亲失业了,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家里有父母和两个妹妹,还有奶奶和外婆,这些人的生活怎么办?叶圣陶只好放弃上大学的想法,开始找工作。17岁那年,他开始当小学教师了。
叶圣陶一边工作,一边坚持自学。他中学时代的一个好朋友考上了北京大学,他就请朋友把大学的课表和讲义寄来,自己按照大学的课程学习。每天早上学三小时,晚上学三小时。他认为工作后也能学习,他要给学生讲课,讲课前认真备课,看很多参考书,这样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他还坚持在业余时间写作,发表了很多小说童话,在全国很有名气。因此,后来有的中学请他去教书。有的大学也请他去教书。他完全是靠自学成材的!

    叶圣陶先在苏州一所小学当教师,他给自己提出:“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他和学生亲密无间。

    他给学生讲课,常讲小故事、小童话,学生特别爱听。他在校园里种花、种草,美化环境,给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他对学生,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衣着干净的、肮脏的,都一样和蔼,一样亲热。

    叶圣陶当时只有17岁,而学生都是十一二岁的,叶圣陶长得比较瘦小,和学生差不多高,可学生们都喜欢他,尊敬他。但是,当时学校是被旧势力控制的,容不下这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教师,他只好辞职回家。

    后来,他到上海的一所小学当教师,这里气氛好些,一些教师思想也比较新,和叶圣陶在一起相处得很好,大家一起想办法活跃学生的生活。

    学校成立了“少年书报社”,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叶圣陶发动教师捐助,买了一些书籍报刊,办起了阅览室,请高年级学生当管理员。每当学生来借书,叶圣陶就发给他们一张调查表,请他们写上姓名、年级、月日,还要写读书心得。叶圣陶从表上来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再进行讲评、辅导,使学生越来越爱读书了。学校还成立了“学生新闻社”,叶圣陶常带这些学生外出采访,回来后鼓励学生写作。

    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旅行。叶圣陶向学生讲名胜古迹,带领学生采集标本,回来后又指导学生写游记、画记忆画、制作标本。
叶圣陶还带着学生参观钟表厂和印刷厂,给学生讲钟表和印刷的发展史。

    在上海当小学教师期间,他每天要上四五节课,要给学生批改作业,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每天中午休息和夜晚,都是他读书的时间。

    以后,他又回到苏州,到一所镇上的小学教书,他把精力和志趣全都转到教育实验上,尤其注意研究改进语文教学。

    他自编课本,大胆采用白话文的课文,他把一些课文改编成剧本,指导学生排演话剧,这样学生就都喜欢语文了。他又指导学生写作,指导学生写诗、篆刻。学校工作十分活跃。

    叶圣陶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以后,他又当了作家,他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就是描写小学教师的。他写的第一篇童话《稻草人》,就是写给孩子的。他还当过编辑,出版了很多书,大多也是写给学生的。后来,他编写教材,当教育部长,始终没有离开教育事业,他的心一直和教师相连,一直装着学生。

    他的名字,永远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闪光。


 
(责任编辑:温迪)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