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8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文化出版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谢彬如委员:对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建议
 
 

    自2003年以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劲动力。“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如图书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形成了新型产业集团,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打造市场主体,推动市场发育,促进了这些领域的事业发展和产业壮大。相比之下,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则显得十分滞后,“转企改制、市场化”使剧团改革成为整个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西部不发达省区和民族地区,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实质性推进。

    以贵州为例:上世纪80 年代中即提出了“推向市场、生死由之”的文化体制改革口号。80年代后期,作为改革的一项措施,剧团由全额拨款改为差额拨款,发80%基本工资,业务投入基本停拨,籍此将剧团“逼”向市场。由于贵州经济落后,文化市场发育极差,文化基础设施匮缺,群众消费能力低下,剧团艺术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致使演职员生活困难、队伍涣散、人才流失。93年医改对“差额拨款”单位取消了公费医疗后,演员不敢练功,演出排练不敢尽力,担心受伤生病无钱医治。而有病无钱看、不敢看,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死的情况在各剧团均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群众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参与热情,极大削弱了剧团对体制改革的承受能力。基本生存条件不断恶化,没有到市场求生存的能力,加剧了剧团生存危机,对差额预算单位系列政策的执行导致了岗位补贴、医保资金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指标的下降和工资收入的下降,强化了群众对“改革”的逆反心理。

    目前,贵州省的剧团已由80年代的33个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0个,以全省现有人口近4000万计,平均近200万人才有一个剧团,不少剧团如川、越、评、豫等剧种乃至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早已从贵州舞台上消失,现有剧团多为仅存剧种,绝大部分没有演出排练场馆和进入市场的条件,演出困难、后继乏人,文化艺术生态的失衡对剧团、剧种和相关艺术门类的生存发展将可能是灾难性的。据了解,西部不少省区的情况与贵州大致相似,这对于建设小康社会,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极为不利,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建设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剧团是十分重要的载体,是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形态,剧团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构成,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艺术、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精神享受为宗旨,常年承担党委政府政治性任务和公益性演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一个剧团撤掉、一个剧种消失很容易,再建起来就十分困难了。在此方面,我们千万不可急功近利,浮躁行事。

    就此建议:

    1、对于文化市场不发育的西部落后省区,应切实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对剧团暂缓“转企改制”的推进,不搞一刀切,不要求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解决所有问题;

    2、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现阶段不宜过早提出剧团“企业化、市场化、推向市场”,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剧团演出场馆建设,培养文化艺术消费群体,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以多演出、低票价保障群众看戏的文化权利;

    3、在西部不发达省区剧团长期积弱、生存艰难,承受力极弱的情况下,应采取必要的政策保护,恢复剧团“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政策待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剧团生存条件,培育进入市场的能力。事实上,不少省区如云南省、甘肃省等早在几年前就走了这一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西部不发达省区一定会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迎来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责任编辑:杨振敏)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