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缅怀霍懋征同志 > 深切缅怀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霍懋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0211,中国著名的小学特级教师霍懋征离开了我们,她一生充满爱心和智慧地从事小学教育,成就卓著,桃李满天下,在教育界有广泛深入的影响,在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周恩来总理称她为“国宝”,薄一波副总理为其题词“一代师表”,温家宝总理称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国务委员刘延东尊称她为“教育大家”。当她离开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以及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原主席许嘉璐等亲自为其送行,整个教育界都在怀念这样一位具有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勇于探索和改革的教育家。

霍懋征生前曾无限深情地说过:“我一生从教的体会,那就是六个字:光荣、艰巨、幸福。”在这六个字之中饱含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感悟和奉献。因此,对她最好的纪念就是领会和弘扬她的教育思想,奋力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霍懋征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谈到霍懋征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相关的著述和文章非常丰富。曾有人做过相关的梳理,认为霍懋征的教育教学思想包含了人类最科学、最美好的教育理念和理想:

 

爱心论:以爱育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教育过程 )。 
学生论: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教育学生的八字方针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

教师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德育论:寓德于教,文道统一。
课堂论:手执“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

实践论:师生共同在无限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

方法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
素质论: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对学生
十点整体相关的素质要求: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乐群、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苦乐论:在奉献中获得幸福。

   事业论:教师工作既是职业,更是可以寄托理想的事业

 

在这些通俗和凝练的表述中,我们既可看到对当代先进教育思想的阐释,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积淀。对于一位思想和阅历均十分丰富的教育家而言,霍懋征在诸多审视教育问题的角度中,牢牢抓住了其中最基本的矛盾问题,即学生与教师、学与教,以及由此而延伸的爱与教、文与道、苦与乐、引导和期待、知识与方法、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等,而这些正是当前教育问题最重要的症结所在。

中国的教育好像众多问题缠身,但均是有这些基本的问题和矛盾关系衍生出来的。不论是家长、教师、校长、教育研究者,还是管理教育的官员,一旦在这些问题上有了明确的认识,则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思路就不会有大的偏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也会明确。

和学院派及研究者提出的教育思想不同,霍懋征的教育思想是根植于长期深入、反复实验的教育改革沃土之中的,是鲜活、务实、易于验证和推广的“经验型理论”。不仅如此,其表述方式也通俗明了,生动形象,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看,这不仅是水平问题,也是学风问题,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教育界深思和借鉴。

纵观霍懋征的整体教育思想,是有其清晰的内在逻辑的,既包括精神和审美感受层面的理论价值,也包括探索和实验层面的创新价值,还包括方法和评价管理层面的技术价值,以及教学和指导学生全面层面的操作价值。致使她的教育思想不空洞、不僵化、能够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便于在思想和实践之间实现贯通。这是目前许多教育研究者、实践着和管理者最为缺乏和忽略的,因而也是霍懋征留给我们的进一步从事教育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遗产。

 

二、霍懋征教育实践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霍懋征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任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工作(即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多次荣获市模范教师、“三八”红旗手等多种荣誉,并先后担任北京市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担任过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六、七、八、九届民进中央常委。她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正是在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期间,提交了确立教师节、制订教师法的提案,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这些提案转变为法规政策。

霍懋征虽是数学出身,但后来却在语文教学上建树颇丰。因为在她看来,语文教学是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基础,是小学教学能够持续有效深入和培育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不管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她都积极地投入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之中。1984年当她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出版之时,已经91岁高龄的叶圣陶欣然为之作序,高度评价了她的探索成就与精神:“我不仅对她表示敬佩,并且认为她用事实来证明了我的愿望:在小学阶段打基础的工作十分重要,必须下大功夫用大力量把它做好。上海的大型企业‘宝钢’,黄河、长江上的几座大桥,基础都是深深地打在水底的岩石上的”。

从五十年代起,霍懋征就注重探索的实践和改革的试验,在语文、数学教学中创立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讲读法”,以“讲”为主,以“读”为辅,善于抓住教学规律的重点、难点部分,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逐步进行引导,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霍懋征还积极参加了当时的汉语拼音的试教、拼音教学经验和五年一贯制改革等教改经验的推广工作,一直指导并参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

“文化大革命”以后,霍懋征被任命为副校长,但她根据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决心在一个普通三年级班进行教学实验,她认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也找到了不足之处。她说:“既要肯定自己过去多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要敢于否定自己过去讲课过多过细,占用了学生课上多练的时间。”于是她提出了“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方针进行教学改革,把着眼点放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

在改革开放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霍懋征不满足成绩和荣誉,依然持之以恒地对小学教育教学进行探索。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努力,霍懋征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探索到一些新的规律,加快了教学速度,提升了教学效果。其做法是:一是精讲,二是多练,三是合理地组织课文,改变了自己过去的“讲读课”为“读讲课”,强调以“读”为主,以“讲”为辅,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基本上做到了当堂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内外留有大量时间开展多种课外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经过三年的实验,所有学生毕业时都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时至今日,全国著名的一些教育教学探索,如杨思、杜郎口等学校,都是依据这一原理进行的改革,而霍懋征在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早已有了成功的实验。

霍懋征从教六十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无论在哪一个学校、教哪一个班的学生都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她的数学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直观,探究规律举一反三,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掌握知识灵活,一道应用题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的作业经常做到一周无错误,每次测验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得到满分。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霍懋征认为教育要改革和创新牵扯的面很广,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推进培养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评估标准,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她经常与北京、河北、湖南、广东、浙江等地的老师们共同控讨研究这一课题。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曾说,霍懋征老师总是站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运用创新思维,前瞻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无论是青年时代,中年时代,还是到了耄耋之年。她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鼓吹者、实践者,不断取得新经验,不断取得新成绩。

当有人问及她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何秘诀时,霍懋征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反思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做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即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第二,教师要忠于党的事业,把教育看成是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要有献身于这个事业的决心,要热爱学生,这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根本的一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第三,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一生受益。

  第四,当一名教师必须时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在今天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应是长流水,只有渊源不断而来,才能滔滔不绝而去。

  第五,要想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学对象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备课要进入角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要用自己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依据的教育,个性发展的教育能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爱学喜学,自愿参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

 

由于霍懋征不断进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使她的教育思想更加清晰,创新的意志不断增强,在全国小学教育界的巨大影响也历久不衰。霍懋征的主要著作有:《班主任工作札记》、《语文教学资料》、《霍懋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霍懋征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等,她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关方面为了介绍她的教学经验,录制了许多她授课的录音带和录像带,还拍摄了霍懋征讲授的《月光曲》一课的彩色教学影片,不仅在全国各地,还在美国一些城市放映。

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之外,霍懋征的班主任工作也很出色,她深深的感到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祖国四化的建设者,他们品德、学习的好坏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兴衰。她有意识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和谐成长的机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她认为,小学生通常是喜欢多变、新奇和参加各种活动的,为此她精心设计并经常开展了各种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学生、锻炼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年来,不管是多么调皮的学生,只要进入到她的班级,都会很快有所转变,进入到正常学习的状态中。她所管理这些班级经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有的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少先队中队。

美国在10年前曾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教学理想的目标,而霍懋征几十年来已经用自己的教育实践实现了这一理想。霍懋征曾说:“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愿意学好。因此,关键在老师如何引导。千万不要觉得哪个孩子笨,这是功到自然成的事情。即使100遍还不会,不是还有101遍吗?”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霍懋征正是用这一精神和思想作指导,不嫌弃、不放弃,从来没丢下过任何一个学生。在义务教育普及和强调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最为需要的就是霍懋征这样的执着和努力。

 

三、霍懋征的精神永在

霍懋征走了,她给全中国的中小学教师留下了一个的榜样。告诉世人什么样的教师称职,什么样的教师会受到尊重。当一批批“特级教师”荣升校长、局长,甚至脱离教师岗位之时,霍懋征却不顾权力、名誉的诱惑,从副校长的位置上回归教师的岗位。她认为,在社会上和教育领域,只有教师才是名副其实的崇高职业。小学教师是她的职业,更是她的事业。为此可以“孜孜不倦,矢志以求,”并能获得幸福的感受 。

在中国近千万中小学教师中,霍懋征可谓沧海一粟,但从这一粟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和教师工作的伟大,是其他的教师、特级教师、教育管理者遥不可及的。在她的教育人生中,既有具体的语文算数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又有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推进和思考。实践→思考→实验→理论精神→再实验→再思考→再实践的循环发展逻辑,形成了她生命中激动人心、色彩斑斓、充满人格魅力的交响曲,永远会影响和激励教育界的后来者发奋努力。

霍懋征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改革和多方面的实验探索均受到全国教育界的认同和尊崇,其生前早已誉满全国。但她并没有就此满足和止步,而是继续充满激情和智慧地为教育界做着积极的贡献。几十年来她应邀到五十多个省市和地方讲学,作报告几百场,上示范课近百次。经过她的多方努力,中央统战部研究决定,请各民主党派组织人力去“智力”支边,目前已有许多的教师专家和学者共同参加了这项有意义的工作,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而言,霍懋征留下的不仅是具体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生动鲜活的教育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不断探寻教育规律的可贵精神,留下了对国家民族负责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她的思想、实践和崇高精神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在继往开来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中得到永远的激励与鼓舞。

(作者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温迪)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