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先进典型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赣南采茶戏是我毕生的追求”
——记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龙红
 
 

  作为地方小戏——赣南采茶戏的演员,她是幸运的,年仅27岁就问鼎戏曲界最高荣誉“梅花奖”,至今江西省不过开了五朵“梅花”。正因如此,对于养育她的红土地,她深怀感恩之情,更加刻苦学习,更加用心钻研,从艺30多年,抵御住名利诱惑,多次放弃南下和留北京发展机会,为赣南采茶戏的复兴与繁荣殚精竭虑。

  作为基层剧团——赣南采茶歌舞剧院的院长,她是成功的,她带领的团队两度摘取“五个一工程”奖,跻身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身为院长,她舍得让台,精心培育人才;她锐意改革,1998年就在全院推行全员竞聘上岗,打破“大锅饭”,提出“综合艺术走市场、传统文化立品牌”的立院宗旨,激发出团队的无限活力。

  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她把赣南采茶戏的继承与发展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坚信这一农耕文明的产物,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才能“枝繁叶茂”,剧团坚持每年下乡演出200多场,同时把草台戏唱到了北京国家大剧院,唱到了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客家人分布区。

  她就是国家一级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理事、民进赣州市委会委员、赣州市文联副主席龙红。从艺30多年来,她曾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等多个大奖。


  “戏比天大,赣南采茶戏是我毕生的追求”

  1977年,年仅11岁的龙红走出老家江西宁都,跨入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南采茶班,从此便与赣南采茶戏结下了不解之缘。1981年,龙红以优异成绩从艺校毕业,被分配到赣南采茶剧团,穿上了她向往已久的红舞鞋。

  上个世纪80年代,舞台戏剧陷入低潮。面对戏剧所处的困境,有人抱怨,有人放弃,可龙红在舞台上一演就是30年!

  龙红演戏认真出了名。无论演什么角色,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2002年,她挂帅主演音乐剧《围屋女人》。为了演好这台剧,她不仅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还把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托付给了老母亲,全身心地投入到排演中。她反复研读剧本,细心揣摩角色;在排演时,她常常累得汗流浃背,嗓子嘶哑,但依然不放过一个不合理的细节,一个没分寸的细微情绪,为一个小小的牵手动作,她硬是修改了6次,直到没有一丝瑕疵。排练厅里一次次汗水和泪水交织,旧伤未好又添新伤的双膝一次次跪得血肉模糊。有一次排练到“奶妈”因“营长”的理解和解救而感激,叫声“营长”并跪下时,龙红情绪太投入跪得重了,起来后殷红的鲜血顺着裤腿往下流,自己却一点感觉也没有。同事都劝她,排练干吗这么认真?她总是笑着说:“排演时多一份付出,演出时便少一份遗憾。”

  2009年6月,43岁的龙红接到《山歌情》将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剧目”到国家大剧院演出的通知,《山歌情》是16年前让龙红和赣南采茶戏一起在全国一炮走红的剧目,时隔16年,随着年龄的增大,如何演绎剧中人贞秀18岁的纯真曼妙?最大的难题是身段,为了给观众一个俏丽苗条的贞秀,从接到演出任务的那一天开始,她粒米未进,每天靠水果、菜汁和营养片维持,3个多月的“魔鬼瘦身法”让她减去了7.5公斤。

  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对采茶戏的满腔热爱,龙红先后主演过《花田错》、《双玉婵》、《人与人不同》、《爱情与商品》、《弹吉他的姑娘》、《孙成打酒》、《烽火奇缘》、《阿三打铁》、《山歌情》、《围屋女人》、《茶童戏主》、《花灯仙子》、《补皮鞋》、《试妻》、《远山》等剧目,成功塑造了众多风格迥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她主演的《试妻》、《王小二过年》、《搭船巧遇》等剧目被拍成VCD在全国发行;她多次代表赣南采茶戏赴香港、台湾等地交流演出。

  1993年她主演的《山歌情》“一曲壮歌动京华”, 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龙红也摘取了演艺界人人向往的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两项桂冠。

  可喜悦是短暂的,以一个“梅花奖”演员的标准重新审视自己,龙红感觉到了差距,为进一步充实自己,她决定放下工作考大学。
此后四年边演出边学习,1997年,凭着顽强的毅力,这个艺校的中专生,以全班文化考试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演唱专业。学习五线谱、和声、视唱练耳、发声方法、中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等全新的课程,艺术视野的拓展,龙红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两年学业结束,有朋友劝她留在北京谋求更大的发展,可她还是回到了赣州。她想回来报答所有帮助、关心她的父老乡亲,报答在她成功路上默默奉献的同事。

  而事业也成就了她的梦想。1999年,她成功举办了赣南首场个人演唱会;2003年主演《围屋女人》获江西省第二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并荣获15个奖项,名列全省获奖剧目榜首;2001年,她主演的吉安采茶戏《远山》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2006年主演《夏姑》获第七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表演一等奖,2004年出版了赣南采茶戏精典唱腔个人专辑。

  “赣南采茶戏的根在农村,让农民欣赏高水准的演出,再苦再累也值得”

  从艺30年,龙红在基层演了26个年头了。她说:“当我在农村面对面为农民演出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脚踩着大地的感觉,就觉得心里很踏实。这也许就是一种文化归属吧。”

  龙红认为,其实中国的戏曲本身是一种农耕文明的产物,戏曲特别是地方小剧种,其根就在农村。基层剧团的知音是百姓,衣食父母是农民。

  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赣州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者。2004年9月,赣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在全市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热潮,并形成了“赣州模式”、“赣州经验”,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赣州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发展过程中,赣南采茶戏及文艺工作者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虽然在省内甚至国内同行中她已名声日高,龙红总是以一个普通演员的心态,扎实工作在艺术生产第一线:下乡的流动舞台演出车上有她的身影,工厂的车间、乡村的晒谷坪留下她的足迹;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也不论是大戏还是小戏,哪怕只是唱一两段,她总是全身心投入,从不轻而待之;每次演出活动,她总是以身作则,吃苦在前,装卸车、装卸台她总是带头干;下乡演出,她和大家一样睡舞台打地铺,从不提特殊要求。

  她知道,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龙红的下乡演出中有太多令她感动的镜头,一位孝顺的儿子,开手扶拖拉机赶几十里山路,把年近八旬的老母拉来,让母亲坐在车上看;一位年过半百的戏迷从卫生所溜出来,举着盐水瓶来看;有的村子见剧团来自发敲锣打鼓、放鞭炮相迎……

  为了节省开支,有人给身为团长的龙红出主意,到乡下演出音响、灯光尽量简单,演员也可以多让新人锻炼。但龙红却始终坚持为农民演出的艺术水准不能因经济效益低而打折扣,她要求参演人员做到给各级领导演出与给基层农民演出一样卖力。

  她是这样要求别人,更是率先垂范。《山歌情》获文华大奖后在赣州市连续巡演100多场,在没有B角替换的情况下,有时一天要连演三场,上午化的妆直到晚上才能卸。那时正值寒冬,农村演出条件简陋,卸装用的是刺骨的冷水,脸上的皮肤皴了,油彩由破裂的皮肤渗入,至今脸颊上还留下两块被她戏称为“梅花斑”的印记。脸蛋是演员的本钱,而乐观的龙红却总是自豪地指着“梅花斑”说,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基层的采茶女。

  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和农民,赣南采茶歌舞剧院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免费请农民看戏、看电影,开展乡镇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广大农民在轻松愉快中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道德水准。为此,剧院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和谐平安三字经》、渔鼓《幸福生活万年长》、歌舞《创新创业步步高》、《新农村建设就是好》、小品《牛村长赔礼》等专题节目,以及部分采茶戏优秀剧目。

  龙红说,赣南采茶歌舞剧院有着精品推广和专业示范的职责,把精良的作品送下乡,和农民对上话、对好话,这是文艺工作者高扬主旋律的职责所在。

  农民的喜爱程度是评价赣南采茶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杆。采茶戏《快乐标兵》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演绎了一位脐橙种植大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故事,这出轻喜剧,创作酝酿有近3年,前后九易其稿,作品积极向上,贴近百姓,曾在赣州演出近一百场,场场火爆。龙红策划并监制的《快乐标兵》今年捧回了“五个一工程”大奖。

  “地方小戏的复兴与繁荣,要求从业者不能妄自菲薄,而应传承与创新”


  面对观众愈来愈少,创作人员愈来愈少,演员愈来愈不精,县级剧团愈来愈不景气,演出空间愈来愈狭窄等问题,龙红对赣南采茶戏的未来充满忧虑。2003年起,她组织大批专业人才对采茶戏剧文字、音响、图片等资料进行整理、修复、重新挖掘。2006年,赣南采茶戏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举成功。

  与只有200年历史的京剧相比较,赣南采茶戏已有400年的历史。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让龙红喜忧参半:喜的是赣南采茶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地位;忧的是,赣南采茶戏到了不得不高度重视的地步,否则,这朵戏剧奇葩将失去它的传承价值。

  30年浸润在赣南采茶戏里,龙红对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一往情深。1999年大学毕业回来以后,她为剧院创收几百万元,按剧院奖励制度,可得近几十万元的奖金,但龙红分文不要,提出将奖金全部用作剧院艺术生产的奖励资金。在《围屋女人》的生产过程中因剧院经费紧缺,她个人垫出几万元以解燃眉之急。为了给剧院节省开支,她把自己的住房空出给外请专家住,用家里的茶叶、水果招待专家和客人。她还将每年春节政府和组织上发给的慰问金,资助本单位的困难职工,并每年资助两位边远山区的贫困学生。

  只要是为了赣南采茶戏的发展,龙红总是有股子一往无前的劲头。因为她坚信,赣南是一片生长艺术的土地,民间小调、苏区歌谣是无尽的艺术宝库,这些让她有底气在每年都有不少地方剧种无声无息地消亡的情况下,仍然率领全院的同志奋力拼搏。“从事地方小戏的人不能轻易自卑,轻易鄙薄自己的事业。假设自己都不去热爱、不去敬仰自己的事业,怎么能让我们的地方小戏走出去呢?”龙红总是这样鼓励同事们。

  龙红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做标本,不是把它们放到博物馆里就行了,而是要让它动态地保存和发展,有生命力的艺术才能代代相传。基层文艺院团在这一点上大有作为。”

  这些年,她在不停地寻觅一条路,一条让赣南采茶戏不断发展的路。为加强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保护工作,龙红带领同仁在挖掘、整理,保护传统剧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计划把传统采茶戏中被誉为四大金刚的《上广东》、《四姐反情》、《卖杂货》、《大劝夫》整理改编出来,现《上广东》已修改排练完成并在剧场上演,《四姐反情》剧本已修改完毕,近期准备投入排练,还恢复排练了《王小二过年》、《小劝夫》、《耍香龙》等一批采茶传统小戏。

  为提高赣南采茶戏的观赏艺术性,龙红引入传统戏曲的美学观念和现代戏曲的元素,改良传统服饰造型,进行音乐创新,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让赣南采茶戏真正成为雅俗共赏的美的艺术。同时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山歌情》是山歌剧,《围屋女人》是我省首部音乐剧,《快乐标兵》是在传统采茶戏的形式上大量融入现代元素的现代戏……与时俱进让赣南采茶戏寓时代精神于传统艺术形式,精品迭出,为世人瞩目。

  振兴赣南采茶戏关键在于人,龙红以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与活力为突破口,创新机制,1998年在剧院迈出改革第一步后,不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实现院内全员竞聘上岗,以岗定员,待岗者只发40%工资,进入培训班集中学习,第二年还未竞争到岗位的只发30%工资,连续三年未上岗的,解除劳动关系。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多劳多得,根据每个人基本功考核、全年演出量、出勤率等实行浮动工资制。科学的考核制度激发了队伍的活力。演出收入稳步增长,全年演出收入是过去的3至5倍。

  要留住人才,就要大力培养人才,搭建人才干事业的平台。恢复传统戏30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配合“八荣八耻”、全民创业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出受农民欢迎的戒赌、戒嫖、勤劳致富等小折子戏,戏剧演员有戏演,队伍自然稳定了。积极推出新戏,并在推新戏中培养本土人才。《快乐标兵》的编剧是本院的,音响、舞美等是本院的,所有的演员是本院的。

  作为院长,龙红特别注重对青年演员的培养,重视剧院演职人员的“传、帮、带”。每一场演出,龙红总是热心指教每一名年轻演员,指出他们的不足,教给他们解决的方法。在她的辅导下,青年演员卢致苑、易晓艳分别获中国戏曲红梅演唱大赛金奖和银奖,杨俊、杨明生获全国少数民族汇演优秀演员奖,周欢获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表演一等奖。

  为加强赣南采茶戏宣传推广,培育现代观众,在龙红的努力下,租用了电影公司的小电影院改建为今天的采茶小戏院,每星期六晚都有演出。在赣州全市范围内推动了“采茶戏”进校园活动,“赣南采茶戏健身操”已经为大人孩子锻炼的常选项目;主办了全国农村题材地方戏展演等活动,让赣南采茶戏站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他们还借助网络让赣南采茶戏飞得更远……

(责任编辑:张政泽)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