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先进典型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王文科: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王文科,男,1962年5月5日出生,陕西省岐山县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中国民主促进会陕西省委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长安大学主委、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曾(现)任陕西省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会委员,西安市雁塔区人大代表。

  王文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学院倡导“发展是硬道理”,通过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合并学院人心涣散、观念不一致、学术水平差距较大等诸多棘手问题;他能够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组织协调院班子的工作,使环工学院的领导班子成为团结、拼搏、务实、创新的集体;他善于发现人才,帮助年轻同志分析个人特点,科学定位,发挥他们的潜能;面对“非典”、“甲流”等敏感公共事件,能做到临危不乱、冷静处置,具有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王文科连续13年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结合自己专业与学术专长,洞察社会,针对国计民生,积极提案,其中有多个议案获得陕西省政协优秀提案,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王文科热爱教育事业,对高等教育及学院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院行政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中,经常深入系、室等教学科研一线,与教师交谈,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管理方案和改革措施,并认真落实。在各项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还担任学生班主任,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所带的长安大学环工学院4001331班先后荣获“校级先进班集体”一次,“院级先进班集体”两次,先后有19名学生荣获“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89.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51.8%,名列全院前茅,27名同学全部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此外,王文科教授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他在大学生中倡导开展了“沿大师之路,创人生辉煌”系列教育活动,自2003年以来,先后邀请了陈梦熊院士等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本科生作了“新时期大学生使命”、“大学生成才之路”等系列报告,收到了良好效果。在他的领导下,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于2005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青年突击队”。

  王文科为我国水与环境领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自1998年以来,他先后指导培养了近60名博士、博士后和硕士研究生。其中,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了本单位的专家、领导或者业务骨干;指导的青年教师孔金玲博士学位论文获2006年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他培养的研究生中1人获得“省级十大杰出青年”、“国土资源部青年科技骨干”称号或资助,1人获得“省级领军人才”称号,4人被评为教授。在他的带动、鼓励、指导下,很多青年学者纷纷成长起来,已成为教学与科研骨干。

  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王文科长期从事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出了地下水0—1多目标混合规划优化开采模型;地下水动态模糊分类;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用于地下水计算的有限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关中地区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十种开发利用模式与优化配置模型;开发了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水文地质空间分析系统;对干旱地区供水水源地资源评价与管理作了大量工作,尤其在城市水源地规划与管理及河流补给地下水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认识。先后主持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部级重点(大)科技研究项目、“973”课题及地方重大项目等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银质奖、国家计委优秀成果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共11项;研制了“河流-含水层系统模拟装置”、“包气带水份综合参数测定仪”、“一维包气带水汽热实验装置”等实验设备,补充了实验室仪器设备,在某些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负责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了具有十个功能区占地10亩的水与生态环境原位试验场,该试验场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科学原位试验场,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水源保证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文科多次担任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集人,兼任973项目高级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IAH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以及《长安大学学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干旱区地理》、《工程勘察》、《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西北地质》等杂志编委。

  思路清晰,业绩突出

  王文科作为长安大学环工学院的行政负责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提倡“四种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着眼未来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推行“两个战略(人才战略、对外交流与合作战略)”,抓好“四个着力点(落实学院办学定位的落脚点、设计学院学科建设的增长点、培育学院发展的闪光点、构建学院运行的支撑点)”的思路,整合资源,强化内涵建设,带领学院教职员工开拓创新,使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

  2003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学院先后获批了7个硕士和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被陕西省授予“名牌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科研平台建设及科研水平稳步提升,项目总数及经费总额逐年增加,连续4年获得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构建学院人才高地,先后从海内外引聘包括长江学者、知名专家及具有活力青年学者18位;加强对外交流,通过成功举办多次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特邀国内外著名学者讲学等方式,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搭建了学院与国内外同行合作交流的平台;重视实验室建设,负责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建成了具有十二个功能区占地20亩的原位试验场,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了具有十个功能区占地10亩的水与生态环境原位试验场,该试验场被国土资源部列为科学原位试验场,“水与环境实验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建设、长江学者引进、“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方面实现了长安大学历史性突破。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刻苦努力,业绩突出,1998年王文科同志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津贴,并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百名跨世纪人才资助、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中央统战部华夏出版基金资助、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1997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而且连续七年被长安大学考核为优秀,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11项。

  追求卓越、永无止境,这是王文科教授从事教育事业近30年来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人生信条。王文科正是在这种人生信条的鞭策下,刻苦努力,勇攀高峰,做出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责任编辑:张政泽)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