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庆祝雷洁琼105华诞 > 雷老印象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一生求索民主路 百年关怀赤子心
——初读雷洁琼
 
 

  昨夜梦里看见那个十四岁的女学生,站在广州1919炎夏里烈日下的街头,在五四的人群中振臂高呼,汗水湿透了裙衫。她的热情和勇敢使我再也无法入眠,于是起床,翻开了那段历史,有些沉重的书页,灾难深重的二十世纪初,危亡的年代,也是觉醒的时代。就是在那个年代里这个女孩在父亲赞许的目光里像男孩子一样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她就是这样恣意地生长,如同南国骄傲的花朵,在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又于五四运动救亡图存的暴雨艳阳中孕育出坚强的骨朵。这骨朵在时代的浪潮里摇曳的影子,汇入一片蓬勃生长的花海之中,成为五四运动留给中国最大的财富。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有人投身革命血荐轩辕,有人负笈海外苦苦求索……在无数种道路中,海外求学的她选择了社会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多年以后,她说起当时的想法:

  “中国又贫又弱,社会弊病太多,研究好社会学,一定可以找到医治社会弊病的良方,使中国富强起来……”

  或许此时,她的耳边还会回想起童年时自己在贩卖华工的船上看见的那一张张面黄肌瘦,满布愁的脸,而自己稚嫩的童音又一次响起来:

  “叔叔、伯伯们,你们不要受欺骗……”

  无可置疑的是,科学能叫人清醒。可是,翻过这页史书的我,一边摇着头,一边想,学了社会科学,就一定能够医治社会吗?

  1931年,北平。这个学成归国的南加州大学社会学硕士,燕京大学年轻的女教师心里,或许也有着同样的困惑。

  面对疮痍满目的祖国,面对大量束手无策的社会问题,她并没有选择在象牙塔里逃避、消沉。

  孤儿院,妓院,平民窟,监狱,精神病院,北京郊区,河北农村……她带着学生考察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用实践的方式,开展社会服务。与我们惯常想象的社会学家不同,她的目光,虽然也有着科学的严谨和冷静,却更多地,饱含着深情,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被压榨的劳工,受凌辱的妇女,流浪的儿童,失养的老人,贫苦的农民,破碎的家庭……这些底层的,弱势的人们。

  忽然间我发现这就是她的爱,对祖国的爱,与对人民的爱交织,便成了对处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群阶层的爱,对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怀。这是爱,实实在在的爱。母亲一样的爱。

  和她的科学实证精神一样,这种爱成为她治学从教的标志,一直延续了很多年,从不曾改变。

  然而,访贫问苦服务社会的目光再是热情温暖,也难以隐藏她心中的困惑,长期而踏实的社会服务,固然可以缓解一部分群众的痛苦,然而要解救四万万受难的同胞,又需要一条怎样的路径呢?

  还没有来得及解开心中的疑惑,日寇的铁蹄声已然响起,我痛苦地闭上双眼,看见长城抗战的将士手握大刀坚毅的身影,而他们身后,刚刚给他们送过征衣的她,又和学生们一起,在1935年12月9日北京的街头呼喊,冲破军警的阻拦。然而这一切终没能打破蒋介石的奴颜卑膝噤若寒蝉,我只能同她一起痛苦地见着万里河山一点点地沦陷,直到卢沟桥头的一声枪响,惊起,北京城外的燕大校园里已找不见这位社会学的女教师,日寇铁蹄与抵抗力量犬牙交错的江西,多了一位头戴斗笠的妇女运动指导员。

  1938年。这于象牙塔外,国难当中,初初绽放的花朵,必是奋进的,充满希望的。因为在战斗当中,她终于接触到了一些给中国带来真正希望的人。

  共产党人。

  从邓颖超,到周恩来。

  从论持久战,到统一战线。

  于是我与她一同鼓舞起来,看着她带着必胜的信心与为之长期奋斗的决心,来到了沦陷区上海,将信念与希望在教育文出版化界爱国人士的聚会中传递,高涨。

  直到1945年8月15日,胜利的那一天。

  胜利带来了百年未有的喜悦,也带来了百年未有的契机,所有人都以为,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已经呼之欲出。

  然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与旧势力,却一再把中国再度拉向内战边缘。

  怎样才能使中国逃离独裁与内战的轨迹?

  教育文化出版界,工商界;知名人士,地下党员;我看见新生的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会员们勉力前行,鼓舞着民众,尽力将中国这辆庞大的列车,向着和平与民主的方向牵引。

  1946年的南京,下关东火车站。这一趟从上海开来的请愿列车,就是在这里,遭遇到了最大的一次挑战。

  我看见那个国民党暴徒围攻之下的瘦小的女教师,紧握着文件,保护着年长的成员,不管怎样的殴打也没有摧折她高昂的头颅,哪怕血染了衣衫。

  因为一个信念,开始在她心中骄傲地绽放:

  “血,不会白流!”

  “你们的血,不会白流!”亲来看望的周恩来同志,如是说。

  是的,不会白流,因为为和平和民主而流的鲜血,就像冰山溶解后的潜流,它在暗暗滋长当中,会将把无数顺民变成斗士,使呻吟成为呐喊,革命的风劲吹人民解放战争的火海加速燎原。

  而也正是这鲜血,将使她和他们的一生佩上了民主斗士的桂冠,也使所有的民进人有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来源,代代相传。

  这,是一种怎样的骄傲啊。

  这骄傲伴着她继续努力前行,直到1948年的西柏坡,如同百川归海一般,同各个民主党派代表一起见到了毛主席,共商建国大业,再到1949年2月前门城楼上见证人民解放军的入城仪式,再到1949年10月的天安门城楼,一个崭新的国家的诞生。

  至此她完成了二十世纪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见证,当然,智慧如她,不会没有意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新的开始。

  路还有很长。

  建国到兴国的路,还有很长。从建国,到文革,从改革开放,到香港回归……一路走来,一路见证。

  不,不仅是见证。她不仅见证了这段在艰难中振兴的历史,更是亲历,更是参与,是全身心的投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缔造。

  她缔造了历史。

  治学从教,她推动了社会学的中国化影响了她的学生缔造了求实的学风;为官从政,推动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作为民进领袖她为广大教师代言,她对妇女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关注和推动,她对家庭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甚至缔造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轻轻地呼出一口气,合上书页。看着东三环外北京现代都市灯火辉煌的夜景,我发现自己是幸福的,生活在她和他们所缔造的世界里。而我相信,就在此时就在北京的另一个地方,一位睡梦中的安详的一百零五岁老人也是幸福的,因为就像她说过的,“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奉献,从而得到满足和快乐,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她缔造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而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又应该怎样去缔造自己的幸福人生呢?

  和她一样,我亦生长于一个热血的时代,渴盼着祖国更好的明天与自己更好的未来。

  我又一次打开书本,希望她能够给我一些启发。

  这书是上下两册,很朴素的封面,画着淡色的墨竹,隽永如人。上面题着几个字:

  《雷洁琼文集》。


  雷洁琼。

  对于每一个民进人来说,这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是主席口中常读常新的一本大书。

  今我是初读。

  打开文集,那些照片上,老人的微笑,爽朗,智慧,亲切。

  我看见这便是幸福。

  这幸福从何而来呢?我想。

  是了,是了。这幸福来自于她的热爱,那么地钟情于她的祖国她的人民,因此才会如此无私无畏地把自己投进时代的洪流里;这幸福更来自于她的坚定,那么执著地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才会如此坚定地走上那条正确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也是为着每一个普通人的幸福路。

  这条路,每一步,都成就着幸福。更何况,是与无数民进会员们一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如果所有仁人志士的故事都可以用这一句诗来形容的话,那么,我想也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

  “为什么我的脸上总带着微笑?

  因为我爱我的祖国和人民,我爱我所走的道路以及与我同行的人,我爱这一切,爱得深沉……”

  伸出手去,那笑容背后,我触摸到一颗永远跳动着的赤子心,滚烫。

 

(责任编辑:张政泽)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