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2010年教师节专题 > 我们身边的榜样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让阿童木在中国变成现实
 
 

——访我国机器人专家、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黄田教授

   2009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园区世博轴工程迎来关键性节点的建成——首批2个喇叭状的阳光谷落成,顶棚膜结构张拉同时启动,标志着世博轴主体工程即将全面完工。世博轴地面钢结构主体由6个巨大的“阳光谷”组成,其中最大的顶部直径99米,底部直径20米。整个钢结构由10348个节点单元和31000多根杆件相互连接而成,构件数量巨大且各个节点的形状又互不相同,节点上每个“花瓣”的角度都不同,要做到无缝对接,就要求每个节点单元的尺寸误差小于0.5mm,角度偏差要小于0.25度。据了解,比鸟巢结构还要复杂的“阳光谷”是用机器人做成的。而为此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正是由我国著名机器人专家、民进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黄田教授带队的科研团队完成的。由于机器人的“加盟”,全数字化、自动化的生产工艺,确保了每个节点的尺寸和角度毫厘不差,可以精确地吻合起来搭构出“阳光谷”的钢结构框架。

   黄田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留学归国后一直致力于制造装备与系统、机器人学、机器动力学方向的科研和一线教学工作。早在2001年,黄田教授和他的团队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研制出2平动自由度高速并联机械手,分别获得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所研制样机出口英国,成为我国并联机器人整机出口的首例。

   “科研成果转化”一直以来都是令许多科研学者头痛的难题,而产学研相结合始终是黄田教授的科研动力和出发点。“如果科研成果不能转化成生产力,那么其研究价值就有问题了”,黄教授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这样说。2005年,他带领科研小组利用机械手开发出的我国首套锂离子电池自动分选成套设备,在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示范应用;同年,研制出5自由度混联机器人并与企业合作研制出新型相贯线切割机器人作业单元,现已用于中国移动、联通通讯塔及中石油、中石化火炬塔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2006年,与企业合作研制成功多功能高速软袋装箱机,并在国内制药企业多条后包装自动化生产线上得到应用;2007年,发明出可用于航空大型整体结构件高速加工的3自由并联动力头,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WO/PCT进入美国实审阶段,目前正在与企业合作开发相关原型样机……

   1953年,黄田出生在天津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黄钰生,著名教育家,天津民进创始人之一,我国第一代赴美留学生,芝加哥大学教育学硕士,曾参加过西南联大的建设工作,抗战胜利后又负责天津南开大学的复校筹备工作;母亲授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之后一直在中学任教。优越的知识家庭氛围,使黄田自幼受到了良好的熏陶。然而,黄田同他的这一代人一样都没能逃脱“文革”的劫难。还未进入中学,就不得不停课闹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又使他未满17岁就开始了在山西插队三年的生活。那时候黄田正在长身体,饭量特大。他和一个伙伴每天拉500斤煤跑80里路,就是为了多吃一个窝头。这段艰苦的经历为他铸就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意志打下了基础。

   回城后他被分到铸造厂,第一次接触到机械行当。面对被别人视为苦役的翻砂工作,他却看成小菜一碟。他和厂里其他工人、技术人员一道经常搞点技术革新,逐渐产生了对机械制造的兴趣。辛苦工作之余,他在父母的指导下勤奋学习外语和数学。1976年黄田报名上大学,但名额却被单位经理“推荐”给了自己的女儿,他只能继续当翻砂工。他不服命运的安排,依然刻苦学习,并在转年恢复高考后,顺利考入天津大学机械系。

   在天津大学学习期间,黄田仿佛又成了那个在黄土高原上终日拉煤却吃不饱肚子的少年,在学习上从不畏惧困难,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命运总是垂青于勤奋刻苦的人,他的学业和事业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1982年,他大学毕业了,寒窗四载的倦怠还未褪尽,他又马不停蹄地考上了研究生,1984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继而留校任教。1985至1986年,赴美国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学机械系做访问学者;回国后,又快马加鞭,考上了国内外知名机械制造专家彭泽民教授(也是民进元老)的博士研究生。黄田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黄牛,为了秋天金色的果实而不辞辛苦地在他喜爱的机械制造这一茫茫田野上默默耕耘。从当初为了吃饱饭倔强地去吃苦,到此时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自觉地去吃苦,黄田不负父母、导师的教诲,开始在学术的道路上稳步登攀。

   他攻博期间,潜心研修,并于1990年以优秀成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被破格评为副教授,两年后又因业绩显著被破格评为教授。1993年,他被评为天津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1995年,黄田获得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留学基金资助,赴英国著名Warwick大学做访问教授。在那里,一个研究方向仅有一名教授,都是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所以黄田的英国同事们都称他为黄博士,而不是黄教授,就连他的导师对这位中国来的学者究竟有什么水平心里也没谱。黄田嘴上没说,但心里却暗暗较劲儿。一篇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发表的论文最终使英国同事对他刮目相看。一年的国外生活,使他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术前沿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同时也对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学科研体系有了深刻了解。由于黄田教授精深的学术造诣和流利的英语,他自2000年连续被英国Warwick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每年赴英给本科生授课三个月和从事科研工作,这种学术经历在我国“土”博士出身的学者中是罕见的。

   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黄田教授在并联机器人设计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该领域论文4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20余篇次,获美国和中国专利近20项,部委一、二等科技和奖励7项。2000年以来,他带领课题组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英国皇家学会中—英国际合作基金以及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和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经费3000余万元。2003年以来先后获得中组部、人事部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和天津市政府颁发的优秀回国留学人员称号。

   作为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带头人,黄田教授先后主持了机械基础国家教学基地、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教育部“985”和“211”工程申报与建设工作。作为教师,黄田教授近5年为国家培养博士后3名,博硕士生20余名,其中2人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2等奖,2篇论文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博士论文。此外,他还为天津大学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多名,并于2001年被评为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德育先进个人和天津市劳动模范。

   作为国内外机床/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专家,黄田教授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当选为国际机器与机构学理论联合会(IFToMM)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副主席,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通讯会员,英国工程教授协会会员,并在国内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2004年4月,他带领组委会克服了因SARS造成的种种困难,首次在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一届世界大会,2008年在津承办了第8届设计与制造国际会议,分别获得IFToMM组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颁发的大会最佳组织奖。由于贡献卓著,黄田教授2009年荣获了“IFToMM服务贡献奖”。“IFToMM服务贡献奖”用于表彰长期为IFToMM组织服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黄田教授是第十位该奖项获得者,同时也是首位华人获奖者。

   如今,满载荣誉的黄田教授依然不改当初的执着和质朴,在国外垄断多年的技术领域里为中国民族工业的振兴亮剑博弈。愿黄田教授和他的团队继续为我们书写“中国创造”的神话。


(责任编辑:温迪)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