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2011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环境资源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赵光华委员:关于解决因暴雨灾害引发城市内涝的提案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去年5月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南方局部地区爆发洪灾。比如5月7日至10日,广州市连续受到强暴雨侵袭。市区不少街道、商铺、停车场等遭遇水淹,经济损失超10亿元。这就是典型的城市内涝事例。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城市内涝在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将引发一些次生灾害。

   影响城市内涝的主要因素,一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降雨特别急的地方可能形成积水,或降雨强度比较大、时间比较长也有可能形成积水。二是地形地貌。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不容易形成积水,例如苏州、无锡等老城虽然是水乡城市,但是因为老城都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区,所以不怎么容易形成积水。而城市范围内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就容易形成内涝,城市建设用地选择什么样的地形地貌非常重要,如果选择在低洼地或是滞洪区,那降雨积水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三是城市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比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有的地方排水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是城市道路是大量的硬质路面,如柏油路、水泥路,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

   为更好地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尽快制定出台城市排涝规划设计标准。

   我国目前无城市排涝标准,只有农田排涝标准。城市排涝规划设计没有标准可参照,城市排涝规划设计缺乏依据。应尽快编制城市排涝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明确不同等级城市的不同排涝标准,合理布局排涝设施,确定排涝措施等。

   合理、规范选择城市建设用地。

   当前排涝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与城市建设的矛盾。伴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凸显紧张,我国有不少城市因急于搞开发建设,规划设计论证不够完善,在不适宜建设的地区大搞建设;把建设区选在滞洪区上,填掉鱼塘、水系,大搞钢筋水泥建设。有的城市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占用河漫滩搞建设。这些建设不仅城市使城市内涝难以避免,更是发生洪涝灾害的隐患。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针对性措施,合理、规范选择城市建设用地,科学管理、规划。

   做好超标雨水的防范。

   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要针对城市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研究制定截洪、分流、调蓄等措施。在适宜的地区建造雨水池蓄水,规划一定比例的蓄滞洪区,保留一定的蓄洪塘坝,增加山体植被覆盖率,增加绿化面积,增加透水层,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做好雨水利用和超标雨洪水的防范措施。通过加强气象预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减少内涝的损失和影响。逐步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新建地区要完善雨水管网系统的建设,旧城地区要有计划的进行排水管网的改造。除了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应立法保障对灾害的防范,严禁占用河道两侧棚盖、填沟造地、堵塞河床;严禁向河道任意倾倒垃圾;河道沟渠要及时清淤,保证排水顺畅。

(责任编辑:夏赟)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