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2011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张自立委员:关于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提案
 
 

  近年来,各级政府均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外出务工人口的增多,留守儿童占农村在校生的比例逐渐增多,在很多市达到1/3以上,部分市县达到半数,相对而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由于祖辈对孩子比较纵容溺爱,通常是在物质生活上给予满足多,而在精神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造成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上放任自流。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部分留守儿童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

  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自信,进取性、自觉性不够强;上课纪律意识淡薄,存在逃学和厌学现象。乡镇网吧的客源大都是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中小学生,不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有些学生为了凑足上网的钱,有时还会敲诈一些低年级的学弟学妹。

  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起码的父爱母爱,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生活中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表现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偏激,且又无人约束,时常与人打架斗殴。

  (二)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地区尚未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机构;教育帮扶经费主要靠社会募集,无稳定支持;由于地方财政大多是吃饭财政、运转财政,无力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部分地方政府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认识不够、教育帮扶定位不够。

  (三)学校的教育机制不能适应目前留守儿童教育需要

  广大教育工作者为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付出了巨大艰辛,探索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因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是一项新课题,目前学校的教育经费、师资力量、设施条件及管理机制不能适应留守儿童教育帮扶需要。调研中发现某校一个小学班50人,其中有36个孩子是留守儿童,试想一个班主任老师要承担几十个留守孩子的“父母”责任,任务何等艰巨,更何况这位班主任老师还有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

  (四)“留守儿童之家”不能满足大多数留守儿童需要

  不少地方都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但大多面积小,设施简陋;不少“留守儿童之家”缺乏管护经费;一些“留守儿童之家”建在中心城镇,难以真正成为偏远农村留守儿童爱心之家;还有些“留守儿童之家”虽然设施齐全,却很少开放,主要用于应付上级检查,成了“形象工程”。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领导。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设立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机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长期规划,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学校要设立留守儿童教育专项经费,配备专门师资力量、设施条件,建立有效的管护机制,加强教师心理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课外教育活动,促进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中学生)的生理卫生教育不容忽视。

  (三)重视建设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要将“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之家”、“寄宿制工程”等项目纳入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项目和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学校等留守儿童教育主导单位经费支持。要使“留守儿童之家”辐射整个农村,真正成为偏远农村儿童的关爱之家。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月报制”。政府要及时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信息,促使政府指导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要定期组织人员对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进行宣传和教育,做到政府工作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

  (五)营造一个良好的留守儿童外部成长环境。各级政府应加强辖区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应严格管理网吧、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净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外部成长环境。

 

 

(责任编辑:夏赟)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