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2011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文化出版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贾宝兰委员: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物质遗产―满文申遗的提案
 
 

  满文作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应该申遗。理由为:

   1、满文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清大臣额尔德尼、噶益奉努尔哈赤之命,以蒙古文字字母为基础而创制,俗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使用30年后,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令达海对这种文字加以改进,规范了词形,改进了拼写方法,具有了区别于蒙古文字母的明显特征。另外还有一种满文篆字,是参照汉文篆书于清乾隆13年(1748)创制,共有32种字体,依笔画特征命名。

   2、满文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到辛亥革命前一直被使用。满文从清代创制、到推广使用,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形成大量的古籍文献,包括档案、典籍、碟谱、碑刻等等。然而,经过辛亥革命后100年的今天,能够看满文,懂满文的人寥寥无几,我的母系属于满族,但我的母辈里,没有认识满文的。据专家统计,全国范围内,能够说满语的还有些人,但能够看的很少,能写的就更少。而满语曾经被定为清朝的国语,满文被奉为国书。清朝政府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及国内颁行的重要文告、文件都有满文文本,满族封疆大吏及朝臣要员向皇帝报告军机大事及官场民情,为保密起见,多用满文缮折启奏。清代用满文书写了大量公文。特别是清代前期康、雍、乾三朝形成的满文档案数量甚巨。同时,也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典籍。此外,还有不少清代保存下来的碑刻、谱书等也都是用满文撰写的。

   3、清朝留下来的大量满文文献是清朝历史的见证,它涉及清朝内政、外交诸多方面,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满文档案浩如烟海。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的满文档案达数百万件。此外,北京、辽宁、河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图书馆、高校、科研、档案等部门也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满文档案及图书等资料。整理和翻译清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可为清史、满族史的研究提供第一手重要历史资料。

   4、满文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满文为满民族所创造,但这个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民族随着历史的进步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满民族消失了,满文应该作为历史的遗产应该接续,至少,我们能够解读那段历史。

   5、在研究清史的人中,能看满文的也是廖若星辰。但相反,在日本、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都有专门人才从事满学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有些人满文的说、写水平令人吃惊,而相对来讲,我们的满文专家太少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再过若干年,我们要重翻老祖宗的家谱来证明满文是属于我们的!因此我认为满文作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申遗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张政泽)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