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杨建嬉向息烽县永靖镇联丰小学捐建多媒体教室、捐赠图书
先进的事迹总像一首旋律美妙的歌曲,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犹如每个民进人不同的体会和实践,这些体会和实践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进风采,展现了每个民进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民进基层组织的会员、CC英语学校的创办者,杨建嬉不仅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和南明支部的会员们一起积极投身到各种活动中,力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觉的价值取向,外化为行为准则,将履行参政职能寓于本职工作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闪光。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杨建嬉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CC英语的雏形是1995年杨建嬉大学二年级开办的一个英语培训班。当时只有5个学生,但她把所有的热情都投人到这个“班”上。学期结束时,5 个学生的英语成绩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杨建嬉第一次体验到了做英语教师的快乐。两年后大学毕业时,杨建嬉的英语培训班已由最初的5 名学生发展到近200名。
大学毕业后,出于对英语教学的酷爱,杨建嬉放弃了当时令人羡慕的安稳职业,选择了艰难的创业之路。2000年,正式创办了今天的贵阳市CC 英语学校。
在培训市场风起云涌、涨落频繁的今天,CC从最初的几个学生发展到今天拥有23个校区、700余名教职员工,在校学生达24000余人的专业培训学校。关键在于CC 英语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用杨建嬉的话说:“办学校和办企业不同,学校是个关乎良心的活;企业产品不合格可以翻工,而孩子的身心健康却是无法补救的。”
正是基于杨建嬉对“良心”一词朴实的诠释,她始终把对教师师德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她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单是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应是有学问有道德和谐发展的人。要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学生,需要有道德有素养的老师。
17年来,CC英语共培养了6万余名学子。从2008年至今,CC学生中考平均成绩均高出贵阳市中考平均成绩余50分。2010年和2011年贵阳市中考,CC英语有鲁婕、陈筑依、张可昕、吕欣润4位同学以148分和145分的高分获得贵阳市英语单科状元。并有张旭、古源超、黄倩薇同学因为优异的英语成绩被新加坡公立学校全额奖学金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CC自办学以来,在注重学生成绩发展的同时,也一直提倡并致力于在素质教育和励志教育环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杨建嬉认为,“学做人”是每位老师应该教会孩子的。所谓“学做人”就是让孩子首先懂得如何对人、对己,进而懂得如何对公、对私,以至如何对待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前途。
CC英语每年还坚持拨款几十万元举行奖学金颁奖典礼,2007年学校斥资18万元作为奖学金专向资金,2008年又投入23万元作为专项资金,2009年继续投入26万元,2010年投入30余万元作为奖学金资金来回馈社会,2011年更是投入40余万元来回馈社会。
十七年来,CC英语先后为20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为1000余名在校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
深入调研,关注民情 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作为贵阳市政协委员和南明区人大代表常委,作为民进会员,杨建嬉经常深入学校、社区、村寨、企业了解社情民意,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身边贴近百姓生活、事关群众利益的细处入手,通过大会发言、撰写调研报告、提案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近年来先后撰写了:《打击未成年犯罪,改善校园周边环境,保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加强流动人口职业教育,促进南明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南明》、《加强对“黑旅社”管理和整顿的建议》、《关于在贵阳市南明区党校成立职业培训学校的建议》、《关于在朝阳洞路大理石路口修建人行天桥的建议》、《关于修建服务大楼人行天桥的建议》、《关于纪念塔商住楼消防安全设施》、《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关于在沙冲路、大理石路口修建人行天桥的建议》、《关于加强对地下人行通道和天桥规范化管理的建议》、《关于在朝阳洞黔江北路修建环卫设施的建议 》、《关于在地下人行环廊增设明确标识的建议》、《关于放宽在民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在筑落户的建议》、《职业教育应重视对社会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关于合理调配社区公交车运营的建议》、《关于恢复大营路双向通行的建议》、《关于在地下人行通道增设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的建议》调研报告等20余个提案和建议,均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根据贵阳市红绿灯交通调研情况,撰写了《对贵阳市红绿灯指示不合理路段调研报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其中《关于纪念塔商住楼消防安全设施》等提案被南明区政协作为政协全会期间主席督办提案,该提案还被南明区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关于修建服务大楼人行天桥的建议》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此提案被采纳后,极大改善了服务大楼周边环境,如今的服务大楼俨然已成为贵阳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尽己所能,开展智力支边
2006 年10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建嬉走进了台江县一所学校的英语课堂,她被山区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热情所深深感动。同时,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贫困山区教育资源的匮乏。从那一刻起,杨建嬉觉得找到了实现自己另一个梦想——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一点实事的最佳渠道:利用CC 的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贫困山区学校英语教师搭建一个长期进行英语培训的平台,让本土教师成为英语教学的骨干,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尽一份社会责任。随后,杨建嬉和全体CC 人开始了智力支边的行程。
CC英语学校先后派出教学精英80余名,为台江、修文、息烽等10余个县的边远山区的英语教师进行了培训,参训教师达500余人次。杨建嬉还先后为贵阳市周边地区——花溪高坡苗族乡甲定小学、小河区红星小学和兴黔小学、息烽县蓬勃小学三联教学点等农民工学校送去课桌椅1200余套。
2009年4月,杨建嬉参加了贵阳市统战部组织的“三百生态文明一对一扶贫”活动,选择了位于高寒山区、自然条件较差的息烽县永靖镇联丰小学,出资2.5万余元捐建多媒体教室。之后,又为学校图书室捐赠图书百余册,在2009年冬季来临时,为了解决孩子们长期没有中午饭吃的情况,又为学校捐赠了5台微波炉,并向全校每一位学生发放了微波炉专用饭盒。
2011年元月13日上午,参加民进市委“同心工程”送温暖、惠民生活动,向社区困难群众赠送了价值3000余元的大米及食用油,并上门看望慰问了孤寡老人,并送给孤寡老人慰问金。
在2011年植树节到来之际,在“认种一棵树、认养一片林,共建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杨建嬉现场捐款3万元 ,并在植树节带着学生到白云植树,给认养的那片林起名为“CC快乐成长林”。
4月份,“和谐南明促进会”成立,捐款3万元,帮助特困群众改善民生。
2011年5月31日,杨建嬉参加了媒体报社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活动,并为黔西县旧寨小学的孩子们捐款2万元。
2012年4月,杨建嬉领导的民进南明支部为开阳龙岗二中开展送好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受益教师30余人,受益学生100余人。
2012年6月,参加贵阳市和谐促进会为困难全市困难职工捐款3万元,努力解决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
2012年6月,杨建嬉为毕节地区特困学生胡瑞东捐款1万余元,解决了他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困难,在仪式上胡瑞东也表示,他以后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以后一定成为优秀的人才。
杨建嬉在致力于为广大学子持续提供完善、有效、物有所值的教学服务的同时,也致力于对社会的回馈。每一次公益活动,都旨在伸出友爱之手,尽一点绵薄之力,她希望一份捐款能化作一片爱心,一缕真情,给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希望;伸出友谊、温暖的双手,奉献一片爱心,与孩子们一路,迈向崭新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