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民进总结表彰暨工作推动会 >> 榜样示范 >> 先进个人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同心”思想的践行者


董俊明同志工作照片

  务实求真,顽强开创,十七载风雨弹指翩翩去,如烟如絮!

  明达,这个诠释商道的集团;明达,这个尽显担当的企业;现已成为我市、我省乃至全国的一颗明星,它就是一面旗帜,它就是一个品牌,它就是一种文化……

  然而您知道吗?托起这颗耀眼明星的却是一个很平凡但绝不平庸的人,他就是明达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俊明。目前他的集团核心建筑产业链以哈尔滨市为基地和龙头,南伸沿海渤海湾笔架山,北延三江平原腹地佳木斯,企业集房地产开发、油脂加工、湿地旅游、建筑材料制造、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设备安装、商贸餐饮、出租汽车服务业等10多个项目于一体。

  显然,他是“富”的!但我还要说,他更是“贵”的!因为富,可以是一个数字,但是贵则相关于生命的尊严。什么是真正的贵气?那是一种慈悲,那是一种责任,那是一种担当,是他对于社会持久的关注与他以富的能力转化出来的一种效能,这种效能就是他与中共在思想上的同心同德,就是他与社会在目标上的同心同向,就是他与百姓在行动上的同心同行!

  一、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

  腰堡街道大堡村位于呼兰城东部,是一个濒临松花江和呼兰河的村落,这里以盛产稻米和鱼类闻名。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先人们留下了大堡古城、水师营、点将台等历史遗迹。神奇的地域历史和民风,赋予了当地人纯朴、勇敢、聪慧的性格。

  董俊明就出生于这个村子。1972年他从呼兰卫生学校毕业回到村里任赤脚医生,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我们知道,赤脚医生,是文革中期开始后才出现的,指一些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收入相对稳定。赤脚医生可以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而正是这些名分上不是纯粹的天使们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作为那时的董俊明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相对比较满足的,但生命本身是惊叹号,是省略号,唯独不能是句号,特别是胸怀大志的人,他们会在默默的努力中静静地等待着机会……多少个年年岁岁,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回风中凝望,多少回露冷浸衣啊……曙光终于来了,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出现大批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这使他看到了商机。1983年,衣食无忧的董俊明毅然跨出田垄,弃医从工,步入了建筑行业,可见,当你有不可思议的目标时,人生就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从此,董俊明带领着他的农民兄弟便走上了富裕之路,他,也走向了杰出人士的行列。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机遇本身,而在于谁能冲出人为的限制。

  二、所谓的大人物就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小人物!

  可以想像,一个农村的赤脚医生走上另一行当是如何的需要胆识啊。董俊明就是这样的人。为掌握专业知识,他考入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为了扩大资本积累,他承包了一个工区,到绥芬河、伊春、哈尔滨等地承揽工程。长时间、多岗位的磨炼,使他悟到了建筑从业的真谛:只要把这些平常的材料诚实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几何世界。机遇是为有心人准备的。1992年,已是建筑工程师、工长的董俊明,抓住建筑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这一历史机遇,承包了呼兰县第三建筑公司一工区,带领一班人马到绥芬河、伊春、哈尔滨等地承揽工程施工,很快便以质量好、速度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脉资源。1995年,他又抓住建筑企业体制改革之机,正式成立了民营企业———黑龙江明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这一年,“历史性的”机遇又降临到董俊明头上。包扶呼兰县的省政府办公厅为呼兰承揽了一个施工项目给了明达公司。项目是一个极普通的办公楼,但投资者却是省政府,在省政府领导的眼皮子底下施工,每一天都在接受检查。董俊明没有一点儿“非分之想”,他只想把活儿干好,别给呼兰人丢脸,别让办公厅“掉链子”。原定一年完工的项目,董俊明用半年就完成了,各项检验的结果全部优秀。更让董俊明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项工程使他的建筑公司成为省政府机关建筑项目的合作乙方。

  干一项工程,立一座丰碑。董俊明就是这样一路走来,他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靠诚信求发展”,严把质量关,合同履约率达到100%,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集团所施工的呼兰区地税局综合办公楼、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区图书馆、省工商联综合办公楼等三项工程荣获“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市样板工程奖”,所施工的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工程被评为“黑龙江省用户满意工程”,承建的佳木斯大学42号楼和自行开发的“明达花园小区”,分别荣获省、市金牌奖。多年来未出现过一次合同纠纷、未出现过一起产权纠纷,所有施工项目均达到优质工程,并获得多项优质工程金奖,沈、长、哈三市样板工程奖及全国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之最,集团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市“利税大户”、省市“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省百强企业”、“省诚信企业”,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3年明达公司承建的“佳木斯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工程,接受了李铁映副委员长带队的国家《建筑法》检查小组的检查,并得到了李铁映副委员长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作为农民企业家,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企业多年发展的实践中,他深刻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的灵魂,企业要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他主张创办了企报、悬挂企旗、编写企歌,使企业逐渐形成了“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2004年8月21日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了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他出资在集团办公楼大厅为邓小平同志铸造铜像,以表达对伟人的怀念和崇敬之情。为伟人邓小平树立铜像,这在黑龙江省还是惟一一家民营企业。

  今天,董俊明带领他的明达集团仍在务实求真,顽强开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座高峰走向另一座高峰……我们姑且暂时认同董俊明董事长自己的说法——我是个小人物!但他让我们深刻地明白了,所谓的大人物,就是一直不断努力的小人物!

  三、从实力上夯实“名”的基础;

  从贡献上丰满“名”的灵魂!

  “十二五”期间,我市迎来了空间扩张、人口增长、产业集聚加速期,城市集聚和扩散作用双向增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充分涌流,城市综合竞争力快速提高。市委市政府将现代大都市确立为城市总体定位,重点建设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和商贸都城。

  董俊明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领会市委市政府的精神,抓住机遇,勇于开创,又为我市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在“北国水城”的建设方面,董俊明投资建设了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市委市政府按照“以水定城”的理念,提出要利用松花江丰富的水资源,构建江南江北一体化的水网体系,为城市提供“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形成“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现代化城市景观,建设优美舒适协调的生态人居环境。

  董俊明董事长于2011年12月注册成立了黑龙江明达湿地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独立开发经营河口湿地。河口湿地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公园内的景色美不胜数。进入公园内,首先印入眼帘的是1、9公里长的香蒲大道,高大密集的香蒲有如一片绿色的海洋,乘坐观光电瓶车可以欣赏香蒲大道路两旁原生态的自然景观。然后进入主景区日月广场,日月广场占地3万平方米,广场上设有游客接待中心、超市等服务项目。广场岸边有游船65艘,供游客在水上观光湿地美景;广场右侧是星星岛,岛上设有5栋特色餐饮别墅、1个演艺广场以及新疆特色烧烤广场,绝对能让游客一饱口福;日月广场左侧是栈道,栈道2,000延长米,形成一道水上长廊,游客可通过栈桥感受最天然、最生态的北国湿地风光。栈道穿过月亮滩和太阳滩,月亮滩占地3万平方米,游客可以在月亮滩上体验沙滩排球、沙滩足球带来的乐趣;太阳滩占地6万平方米,游客在太阳滩上可尽情观赏沙雕大世界、骑沙滩摩托车。

  集团2012年又投资8,000多万元,力争打造拥有独特魅力的湿地旅游景区,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将成为继太阳岛、冰雪大世界后又一张“哈尔滨旅游的经典名片”。

  其次,在工业大城建设方面。所谓的工业大城建设就是以实施“南拓”战略为重点,打造一个工业特色鲜明、新兴产业集聚、城市功能完备、城市设计现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城区。按照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原则,整合工业园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董俊明董事长于2010年8月成立了黑龙江明达粮油集团,注册资本2亿元,拥有总资产3.6亿元,年可加工大豆60万吨,大豆仓储能力15万吨,大豆油储存能力1.3万吨,主要从事粮食加工和食用油生产,是东北地区大型的粮油生产企业。

  黑龙江明达粮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金1亿元,总资产2.1亿元,占地面积8.65万平方米,是黑龙江明达粮油集团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粮食加工和大豆油生产,现拥有日加工大豆1200吨的负压浸出油生产线一条、日产300吨的大豆一级油生产线一条,配电容量2600KW、用于生产的20吨锅炉2台、2500吨钢板仓10个、风雨棚5000平方米、8000吨的储油罐。年可加工大豆40万吨、可生产大豆一级油和三级油6万吨、大豆粕和高蛋白磷脂28万吨。

  黑龙江明达油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5日。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总资产1.5亿元,占地面积4.65万平方米。现拥有日加工大豆600吨的负压浸出油生产线一条,日产150吨的大豆一级油生产线一条,日产150吨的大豆三级油生产线一条,日产4,000箱的小包装生产线二条,年可加工大豆20万吨。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P非转基因认证、QS质量安全认证,信用等级AAA级,建立了A级绿色大豆种植基地,被评为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生产的“千百合”牌大豆油是以非转基因的黑龙江绿色大豆为原料,采用国际先进的油脂加工工艺和国内一流的加工设备精制而成,口味纯正,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和黑龙江名牌产品,国家A级绿色食品,并获得市、省、国家的“放心油”等荣誉称号。

  最后,在我市群力新区开发,项目投资建设方面。

  明达大厦于2010年3月13日开土动工,历经一年半的精心建设,十九层豪华大厦拔地而起,大厦总建筑面积18328平方米,投资1亿多元。集团总部迁到哈西新区明达大厦,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优美恬静的办公环境使企业的形象全面提升,标志着公司又迈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明达集团迁入哈西新区明达大厦,不仅改善了公司的办公条件和办公环境,而且预示着公司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明达集团作为南岗区企业中的一个新成员,将为南岗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一份新鲜血液。今年恰逢“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相信明达集团会以迁址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十二五”期间创造新业绩,实现新跨越。

  四、朴素和持久,才是中国人的慈善态度!

  有智慧架桥,那些物理上的天涯近在咫尺;有爱心作筏,那些心理上的海角如在眼前!2002年以来,董俊明董事长先后对考入高中读书的7名农村贫困学生进行了救济,包揽了这些学生的吃、住及学杂费,并在公司单独为他们准备了宿舍。职工食堂根据学生上学早、放学晚的特点,单独设立锅灶,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在董俊明董事长的关爱下,这些贫困生学习十分勤奋,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3年,贾瑞涛考取了哈尔滨建筑学院道桥专业,董俊明董事长为其缴纳了4万多元的学杂费。2005年,贾亭亭考入哈尔滨理工大学,董俊明董事长为其缴纳两万多元学杂费,并且一直负责到毕业。如今,还有许丽、黄海波等5名农村贫困学生仍吃住在公司。董俊明说,别看他们现在贫穷,等学业有成的那天,他们就是社会无尽的财富。

  无论环境怎么改变,董俊明那颗善良的心始终不变。他关心职工生活,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98年9月他得知呼兰区腰堡镇大堡村小学10间640平方米校舍房盖毁坏、间墙倒塌,学校不能按期开学的消息后,马上出资10万元并亲自带领工程队,只用几天的时间就将校舍维修一新,使几百名孩子能按期坐到明亮的教室里上课。1998年的支援灾区活动中,他一次就捐款10万元……多年来,他共为社会捐款捐物达200多万元。

  10年来,他出资20多万元资助了十多名贫困孩子就学。考入清华大学的白俊、北京大学的杨仁杰、哈工大的高俊峰,都是他资助的全部学习费用,直至大学毕业。 

  现在,这3名大学生有的已经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贾瑞臣母亲去世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1997年职业高中毕业后常年吃住在公司,董俊明为其出资4万元到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深造,2002年毕业回到公司任技术员,现已成为技术骨干。2000年他又出资4万元资助王立新到哈尔滨工程学院学习,2004年毕业后回到公司做技术员,正在为公司的发展努力拼搏。

  这就是董俊明!他不是涧底静止的石子,任时光如水般自梦里流泻而过,他是那参天直立的大树,根深深地扎进了黑暗的泥土,枝却高高地伸进了明亮的苍穹。想起了画家丰子恺的一段话:圆满的人格像是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个足,对于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这三者共同撑起一个大写的人!

  董俊明——堪称这样一个大写的“人”!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