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民进总结表彰暨工作推动会 >> 榜样示范 >> 先进个人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格桑花”的品格


2008年,民进武汉大学委员会会员阮新建援藏时的照片

  2007年7月30日,这一天注定要成为阮新建教授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崭新起点。带着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教育部领导的重托,武汉大学校领导的期望,民进湖北省委会的关怀,作为中央第五批援藏干部,阮新建教授作别了他在武汉大学水电学院宁静规律的教学科研生活,从喧闹繁华的扬子江畔,来到位于西藏林芝的西藏农牧学院,出任该校工程学院副院长。 

  援藏生活远不是常人想象的那般充满诗意的浪漫和戏剧性,彼时彼刻,在阮新建教授脑子里反复翻腾的是这样一些关键字词:“西藏,西南边陲,120万平方公里,祖国,战略纵深,安全屏障。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发展滞后。稳定,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西藏小康,全国小康。”,这些,使他精神振奋,就象爱故乡的汉腔楚韵一般,阮新建教授忘情地全身心投入到了崇高的援藏事业中去,他用勤勉而饱满的工作热情,诠释着两个字,那就是“奉献”。 

  坚持立场跟党走 关爱藏胞护统一 

  作为民进会员,阮新建教授衷心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并经受住了考验。完满地表现出了一个民进优秀分子关键时刻应有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爱。在阮新建教授援藏期间,尤其是2008年,人们对这年发生在雪域高原的一些事情至今仍是记忆犹新—3.14拉萨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拉萨市地震。一系列事件考验着党和政府,考验着中国人民。对于援藏干部也是前所未有的经历和考验。而这都不足以动摇阮新建教授,耳闻目睹的一切更加坚定了他援藏的决心。阮新建教授凭着他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对西藏及藏胞的热爱,坚守着岗位,服从着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实实在在作好每一件事。值好班,作好群众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稳定。在这一段时间,他还通过观察、思索、学习,向所在党总支提交了《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排除达赖反动集团的干扰,一心建设稳定和谐的西藏》、《认识西藏,维护统一》等学习体会。 

  为体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将党的关怀带到藏族同胞的心中,在工程学院党总支发起的资助贫困学生的活动中,阮新建教授资助了两名藏族家庭困难的学生。藏族学生索朗扎西同学每月从他那得到50元,而藏族学生洛桑顿珠同学是每月100元,这资助一坚持就是两年。阮新建教授还不忘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3次,1800元;向拉萨地震灾区捐款1次,1000元。援藏期间,他共计捐款5800元。阮新建教授默默地践行着一个援藏知识分子,一个民进会员的誓言,他的行为温暧了身边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每一个人的心。 

  竭尽心智作纽带 全心全意搭桥梁 

  作为武汉大学派出的援藏干部,作好武汉大学与西藏农牧学院之间的信使,在两校之间传递信息,向武汉大学领导反映西藏农牧学院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促使两校领导及时沟通,增进两校的感情,推动武汉大学援藏工作做到实处,是阮新建教授援藏的重要工作之一。 

  武汉大学对于中央给予的援藏任务高度重视。从校党委到学院,对援藏工作总是给予认真和坚定的支持,凡是选派的入藏干部都进行过精挑细选,万千嘱咐。他们的引导和关怀,最终都化作阮新建教授点点滴滴的工作,融入到西藏农牧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的管理之中,并使武汉及西藏两校的心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截止目前,武汉大学经由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农牧学院直接经费100万元。其中,武汉大学湖北省人民医院援助X光机一台,19万元;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援助B超机两台,10万元;武汉大学口腔医院直接汇款8万元,用于购置医疗设备;武汉大学从校长办公经费支取3万元,为工程学院购买办公设备五套。另外,武汉大学为农牧学院培养了1名博士,2名硕士。 

  阮新建教授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两校的交流与合作,使武汉大学在落实中央的援藏精神上既有科学与管理上的科学技术援藏,也有物质上的援藏,贯彻了中央对于援藏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要求,对教育系统进一步的援藏工作会起到带头与示范作用。 

  牢记嘱托上西藏 愿将所学奉高原 

  在西藏农牧学院,阮新建教授被任命为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工作。工程学院25位教师,办10个专业,在校学生近900名,近2.5人办一个专业。老师的教学任务十分辛苦,有时连班主任都安排不过来,科研工作更是非常的难以开展。阮新建教授刚来便指导了两位青年教师撰写论文,又指导一名藏族教师进行“青稞节水灌溉研究”的试验,同时,他还组织部分教师与武汉大学联合申报“西藏青稞高效生态节水增效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帮助和修改“西藏农村小水电在薪柴能源替代中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申报书,组织撰写“不同地域特色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模式研究”项目申报书,提供“西藏藏东南河谷湿地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题目的研究思路,帮助和修改“西藏工科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题目的技术路线。提供了“尼洋河新农村建设后水环境变化及其措施研究”、“西藏青稞水肥耦合灌溉技术”、“西藏新农村建设水环境问题研究”等课题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组织编写了工程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含水动方向),农业水利工程,水文及水资源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农村电气工程等七个专业的科研规划。援藏一年半时间跨两个年度,阮新建教授通过院大会,教研室小会,个别教师交谈等,共发动教师申报科研项目25项。虽然报上的项目中立项的少,但是教师在申报的过程之中增加了知识、扩大了思路、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士气。对今后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阮新建教授还承担了大量教学任务。他为本科生主讲了《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水工建筑物》等课程;指导了本科生《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为硕士研究生主讲了《水利工程专论》,《结构优化设计》等课程。基本理顺了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总共完成教学任务400多学时。并编写了《水利工程专论》,《结构优化设计》两门硕士研究生的临时教材。 

  在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同时,阮新建教授积极参加工程学院的教学活动,如:参加青年教师的试讲,对讲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意见;听学院教师讲课12人次,并认真写好听课记录,提出中肯的意见;参加教学督导检查工作,认真负责地写好记录;参加教学文件的检查、校正、归档工作。 

  阮新建教授积极参加教学“评建”工作,在“评建”工作的过程中,参与了工程学院自评报告的修改,参与了实验室的建设。在专家到来之际参与了评建办召开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会议,并主动献计献策;参与了评审专家的接送工作,尽最大的能力作好专家的服务工作。参加教务处召开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讨论会,对学院研究生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援藏干部的位置上,阮新建教授还努力的当好助手和参谋,主动分担困难和承担责任。对于学科建设、专业规划、培养计划、管理规章制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工作等,他都主动向领导班子介绍和引进武汉大学的成功作法和经验供参考和引用。在领导班子的办公会上,阮新建教授无不坦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对形成集体的意见和决议却不折不扣执行,绝对支持和服从党政一把手的领导。 

  阮新建教授时时牢记中组部领导临行前“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 的教导,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包容能力。努力做好与同事的团结、与在西藏工作较久的干部的团结、与藏族干部老师的团结、与藏族学生以及群众的团结,以及援藏干部之间的团结。 

  阮新建教授援藏历经一年半,谈起成绩,他总是谦逊地说:“西藏人民的善良和勤劳,藏族干部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深深感染着我。我在西藏的工作和贡献抵不上领导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抵不上同事的热情和支持、抵不上学生的期望,更是抵不上给西藏农牧学院增添的麻烦。”,“无论在何岗位,只要有机会还会想着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也没有忘记阮新建教授。党委书记桑珠多次打电话给他这位“最好打交道的朋友”,表示不舍和想念。终于,尽管年过五旬、尽管要克服高原反应,阮新建教授还是毅然答应了西藏农牧学院,再次进藏。 

  武汉大学水电专家阮新建受命再援藏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阮新建教授受教育部委派第二次踏上西藏的土地,离他“超额”完成第一次援藏任务返回武汉大学刚过去一年零四个月。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阮新建作为第六批援藏专家干部,又走进了西藏农牧学院,任该校水力土木学院副院长,主持学院工作。 

  阮新建教授主持、修订了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主持了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对教师进行了学科归口、专业归口;对课程进行了归属;实验室建设上,在武汉大学的支持下,建成了水工结构实验室,建成了水力学大厅;正在建设水工模型实验室和水电站实验室,武汉大学总共提供资金援助135万。期间谈广鸣副校长两次访问西藏农牧学院,带了11名专家到学院讲学,还将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建设在西藏农牧学院,同时,还邀请了西藏农牧学院有10多名教师到武汉大学学习培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点泥去。我们有理由祝愿阮新建教授在那片雄鹰翱翔的土地上,工作、生活“扎西德勒”。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