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树民教授在加拿大Queen's University 进行访问研究
韩树民,男,1962年3月出生,汉族。1982年7月参加工作,200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博士学历,现任燕山大学期刊社社长兼燕山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经理)、主编,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民进秦皇岛市委副主委,市政协委员,民进燕山大学支部主任。他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在化工、环境工程和新型能源及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领域中不懈奋斗了三十多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加入民进组织后,他积极参加民进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提案等,为民进组织注入了新的更多的活力,做出了贡献。
一、 爱岗敬业,科学园地获成果
他于1996年调入燕山大学。在工作中,他重信守诺、勇于开拓、不畏困难、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果实。
1996年,已是黑龙江省一所专科学校化学系副教授和系主任,并已成为齐齐哈尔市政协常委的韩树民,为了开拓钟情的化学事业,毅然调入燕山大学数理系任副教授。当时燕山大学刚刚成立了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他被任命为燕大第一任化学工程系主任。在仅有二十名几乎没有从事化工专业教学和科研的经历的教师、实验设备总值不到十万元的状况下,他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分析形势,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并向学校郑重承诺争取用十年时间把燕山大学化工专业办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专业的目标。经过十年的建设和发展, 2006年我国两家大学评估权威机构对燕山大学的综合实力评估表明,燕山大学的化工专业在国内二百多所学校的该专业中综合实力排名第22位。燕山大学化工专业从无到有,并已跻身于国内先进行列。
他所从事的新型能源及其关键材料、精细化工、环境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河北省科技成果5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2004年和2006年被评为秦皇岛市第六、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6年入选河北省首批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在国内外学术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被三大索引(SCI、EI和ISTP)收录50余篇。担任Mater. Chem. Phys.等5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论文评审人。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
二、情系民进,履职守则献良策
无论是在博士生导师的辛勤岗位上,还是在出版社社长的繁忙职位上,他始终关心民进组织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参政议政方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民进组织的各项中心工作,围绕全社会和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经过科学缜密的分析论证,运用调研报告、论文、提案等多种形式建言献策,充分履行了民主党派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责。
在议政调研工作中,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很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持续性的建议和意见。为了充分发挥秦皇岛市环境友好发展的示范作用,针对秦皇岛市的城市区位特点和地理优势,2008年,他撰写《关于大力发展新型绿色能源经济加大利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建议》,建议市政府大力推广使用绿色能源,如在新建市政公共设施方面,尽量使用太阳能灯或节能灯等。建议提出后,市政府、市政协等部门高度重视,被列为当年政协重点提案,得到市领导批示。市政府于当年在102国道等多处设置了太阳能路灯。在被调任燕大期刊社社长后,他念念不忘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他认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国家乃至学校,才能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于是,着眼于学院的更广泛发展和地方出版业的空白,他积极调研与奔波,为河北省环渤海第一个出版社的诞生不遗余力——这是地方政府为健全城市功能,也曾进行过积极努力的多年企盼;这是韩树民作为高校民进支部负责人,积极促成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多年追求。他说:“为一地实现一个梦想、增添一个功能,既是本来就出身于教育和出版业的民进会员本色,又是一个重点大学在地方发展战略中,承担应有责任的一种态度。”2010年,他撰写了《关于创建秦皇岛产业基地 进一步促进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目前,在他的辛苦奔波之下,由他担任社长的燕山大学出版社已经申办成功,于去年正式成立。
2011年,他牵头成立高校办学质量调研小组,承担了民进省委《切实转变办学方式,提高河北省高校办学质量》的调研课题,课题完成后得到民进省委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他撰写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报告被民进省委采纳。2009年,他应邀出席民进中央举办的“京津冀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座谈会”,就高校科研体制中官产学研结合的问题、科研项目与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的关联问题、科研项目评估体系和方式改革问题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分析和建议。2011年,他参加了我省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专题协商会,在会上的发言受到各方广泛重视。
组织建设方面,他在发展会员、加强学习、完善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这个2007年成立的新支部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充满了活力,支部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几年间,共发展高层次人才4名,均为博士毕业、副教授以上职称;他带领支部成员定期召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校交流会,亲自撰写论文,撰写的《实现产学研结合发展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等多篇论文被收录市委统战部论文集。他关心学校工作,积极与燕山大学统战部密切联系,为学校建设积极献策,提出的多项建议被采纳。2007年,他邀请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来燕大讲学,大大提高了民进组织在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民进省委主委王刚到燕大支部调研时,对燕大支部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开拓创新,服务社会显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曾这样说:科研不只是写几篇好论文,也不只是在实验室做出成功的实验,重要的是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造福人民。
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韩树民始终坚持科学研究紧密联系实际的方向。先后完成了高容量镍氢电池材料工业化生产技术、间苯三酚绿色生产工艺、劣质磷酸的净化技术研究、化工废水的回收利用研究、磷石膏和粉煤灰的利用等多项科研成果和专利,并在相关企业进行了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0年以来,他与秦皇岛万通精化有限公司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出二氯苯酚水解生产间苯三酚的新工艺,一举使该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间苯三酚专业生产企业。针对该企业由于技术问题导致环境事故被国家、河北省和秦皇岛市环保局勒令企业停产的困境,他与企业联合进行科研攻关,成功开发了萃取-氧化-絮凝-蒸馏多元处理新技术。可使废水中的产品回收率达到98%,同时获得副产工业氯化钾和实现处理后废水全部作为生产原料用水重复利用,在国内外率先达到了间苯三酚生产废水零排放和实现了绿色工艺。经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工艺为国内外首创,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为企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保障了每年约5000多万元出口创汇产品的正常生产。包含创新元素的应用基地也给他的弟子提供了“大实验室”,并把大学生带薪实践变为了现实。
成绩永不满足,困难勇敢面对,工作勇于争先。多年来,韩树民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在每个岗位上,他将以满怀的激情去迎接明天,迎接每一次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