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代表意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人大代表不只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是一种神圣的职务。长期以来,自己对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有着深刻的认识,深感责任重大,职责光荣。首先,我认为要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必须加强学习,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我把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点,并把参加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人大会议作为参政议政,履行职责,反映人民意愿、要求的重要渠道和途径。为了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在工作中自己始终正确处理开展本职专业工作与开展代表工作时间上的冲突与矛盾,经常性深入基层水务部门、深入水利工程施工一线,与基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了解情况,与大家一起探讨和研究推动全市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措施。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奏响了全面加快水利发展的新号角,成为推进我市水利发展的行动指南,这是加快我市水利改革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机遇。然而,水利设施薄弱是我市基础设施的短板,必须加大水利投入,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此,我通过对水利资金的了解分析,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只有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建立起水利良性发展补偿机制才能真正加快水利建设步伐。为此,我提出了“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建议,得到领导和上级部门的重视,发挥了人大代表作用、履行了人大代表职责。
二、坚持事争一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2009年10月,我从张北县水务局调到市水务局任办公室主任。新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对自己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必须扎扎实实干好这份工作。办公室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综合办事机构,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给全局的工作造成被动。我作为办公室主任,以身作则,带领全体工作人员高标准、严要求处理好每一件事情,明确责任,自觉履行自己职责,以事争一流的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
首先,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内部管理,修订和完善了《值班带班制度》、《局务会议制度》、《车辆管理办法》、《行文及文印制度》等13项规章制度,对加强机关内部管理、理顺工作程序、明确分工和责任、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为我局部分科室更换了办公设备,对办公楼进行了维修和改造,改善了办公条件。其次,严把文字材料关。通过办公室上报和下发的文字材料很多,为准确反映水利工作的成绩,贯彻和落实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我对完成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种会议材料,总是要进行反复斟酌,完善修改,确保不出现任何纰漏。第三,加强信息宣传工作。为了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作面临的挑战和要求,把自己的工作宣传好,我们借鉴其他单位对网络信息工作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对我局的网站外网系统进行了充实、改版和升级,使我局加强了各项工作的对外宣传力度。连续三年我局被市政府评为“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多名同志评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三、发挥业务特长,推动水土保持治理
在张北县水务局任副局长期间,我主管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对国内外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在实际工作当中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作为一名老水利工作者,我对本市的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十分关注,为了推动水土保持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和保护京津地区生态安全,我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撰写了《张家口市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调查报告》。该论文在全面分析了我市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现状及今后工作目标的同时,重点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京津风沙源治理和21世纪首水规划水保项目全部为中央投资,而清水河上游综合治理自筹部分较大,加大了市县财政压力,影响工程进度。清水河上游综合治理按照项目规划,今后尚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9 km2,需投资3.9亿元。市县水务部门必须加大跑办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二是搞好规划,保持项目的延续性。规划是项目实施的前提,为保证水保治理能长期实施下去,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在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同时,认真搞好“十二五”规划,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1世纪首水规划水土保持项目”、“坡耕地整治项目”、“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及“清水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使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总结成功经验,坚持科学治理。经过多年的治理,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总结成功经验,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坚持规模治理,坚持科学规划,坚持依法防治。因地制宜实施水保工程的过程中,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逐步探索新的更为高效的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