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民进总结表彰暨工作推动会 >> 榜样示范 >> 先进个人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治理荒漠矢志不渝 坚持不懈发展生态产业


安恩达与职工一起进行葡萄苗木维护(右二)

     

  安恩达,男,1973年出生,民进会员。现任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内蒙古金沙苑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民进内蒙古区委委员、民进乌海市委会副主委、巴彦浩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阿拉善左旗政协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安恩达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始终保持与党在思想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在行动上同心同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治理乌兰布和沙漠做出突出贡献,成为内蒙古民进“双岗建功”的典范。

  一、执着顽强,夯实事业基础

  安恩达出生在巴彦淖尔市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寒,懂事的他初中毕业后就知道为父母分忧解难了。先后在巴彦淖尔市农机厂、巴盟农机厂轧钢厂、乌海众兴煤炭公司、 阿左旗明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内蒙本泰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过。安恩达原来从事炼焦行业,2005年底按照国家清理整顿焦化行业的精神,焦场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而关闭。在此后半年的时间中,安恩达认真反思过去的创业之路,从16岁离开河套老家就进入了焦化产业,经过自己的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焦场。但是,过去从事的炼焦是一种高污染行业,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经过多方调研和思考,他决定选择一条绿色环保的产业来回报社会,将炼焦的补偿资金用于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生态治沙产业。

  他了解到乌兰布和沙漠北滩地区地处北纬39°线,是全球最佳的葡萄种植地区,于是萌生了通过葡萄种植形成种植加工产业化的生态治沙模式,走沙产业发展道路的想法。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阿盟环保局和乌斯太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安恩达成立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牧民王洪斌、乌仁花等5户牧民15.8万亩沙地,偿付牧民土地承包费和养老费100多万元,开始了艰难的产业化综合治理沙漠的曲折之路。 

  当安恩达带着他的美好理想进入项目现场后,频繁的沙尘暴与连绵不绝的沙丘让人望而生畏,环境的恶劣常人难以想象。当地的老百姓劝说,这个地方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等于拿着钱往黄沙里扔。安恩达与工人吃住在工棚里,顶着漫天的黄沙与难耐的干渴,每年推沙造田不止。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以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农林牧业综合开发加工为主的产业化生态工程企业,注册资金7600万元。自2005年以来,以土地流转、企业投资的形式从事生态治沙产业,成为阿拉善盟林业龙头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第二批农产品示范加工企业。 

  二、治理荒漠矢志不渝,誓将沙漠变绿洲

  治理乌兰布和沙漠是一项重要的国策,具有多重的生态和社会意义。当前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已成制约阿拉善盟经济发展和正常农牧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该地区年降雨量仅为40-200mm左右,蒸发量却达2000一4000mm。由于植被稀疏、风大沙多,乌兰布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已基本合拢,使土地荒漠化逐年加剧。该地区也是沙尘暴的起源地之一,平均风速为3—4.3m/s,最大风速34m/s,致使3~5cm左右厚的土层形成沙尘,一遇风天便形成扬沙,引发沙尘暴,现已波及到京、津、呼及沿海和长江流域等广大地区,引起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并向我们敲响生态危机的警钟,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作为民进会员,安恩达一直在思索,怎样将自己的事业与造福社会、带动百姓致富结合起来,本着一颗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面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安恩达做出了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决定。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阿左旗与乌海市乌达区交界处,地处乌兰布和沙漠,是国家生态建设重点治理地区之一,亦是沙尘暴发源地,是我国北方生态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设计建设总规模158213亩,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以现代高效葡萄种植、种草种树、产业化养殖、葡萄酒酿造以及牛羊肉冷冻加工销售、葡萄酒销售、生态观光旅游作为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载体。项目计划建设防风固沙林30000亩,对调节气候、涵养水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形成小生态系统,减少项目区向黄河输送的泥沙量,比农地具有更好的生态保护作用,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主要建设内容包括5万亩葡萄种植基地,年产3万吨葡萄酒加工基地、畜牧业现代化经舍饲养殖基地(30000只羊、10000头牛、100000羽家禽)、3万亩梭梭林嫁接苁蓉基地、4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3万亩优良牧草高效农业种植基地以及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使项目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彻底改变当地生态环境。

  自2005年以来,公司已经平整沙漠4万多亩,修筑作业道路120公里,配套输变电线路100公里,种植葡萄20000亩,饲养肉羊10000只,肉牛3000头,特色家禽10000羽,栽植防护林10000余亩,建设节能日光温棚34亩,利用大型喷灌种植牧草10000余亩,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内蒙古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物链模式,强调项目间的循环利用和相互依存,通过优良牧草、高效农作物种植以及葡萄种植以及葡萄种植产生的枝条茎叶为畜牧业产业化提供优质蛋白饲料。牲畜产生的粪便通过发酵制作沼气,为园区提供热能和电能,沼气渣为葡萄种植和高效农业种植提供优质有机肥料,葡萄种植、畜牧养殖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葡萄酒和冷冻肉食品。 

  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这一沙漠综合治理工程已经初具规模,种植的1万亩葡萄已经抽枝吐蕊,3万吨葡萄酒加工基地、3万只肉羊养殖基地、1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以及2万亩生态防风固沙林正在建设之中,推土机轰鸣着推沙造田,沙丘链已经被平整为沟垄纵横的葡萄种植园。

  该项目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林、草、药种植业及旅游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当地营造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了地方税收,实现了企业与地方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对保持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不忘会员本色,感恩回报社会 

  作为民进会员,安恩达深以为荣,他热心会务工作,坚持发扬“爱国、民主、团结、求实”的民进优良传统,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参与会内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目前,安恩达正处于创业阶段,公司没什么收益,但是,他非常热衷慈善事业,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来资助贫困大学生。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安恩达都积极捐款。2007年,安恩达被评为阿拉善盟慈善业绩突出贡献奖。安恩达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也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他先后担任巴彦浩特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阿左旗政协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2010年获阿拉善盟“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个人”称号;2010年获阿拉善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社会给了安恩达至高的荣誉、至美的称赞,而这些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鞭策,未来,安恩达还将带领他的企业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更多的力量,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践行者。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