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正文

热诚相聚清明里 共把节日话弘扬

——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记

来源:民主          发布时间:2012-11-16          作者:毛梦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月1日至2日,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的前夕,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在山西介休绵山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80余人与会,18位嘉宾代表作了主题演讲,从不同视角分别阐述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化的理解和思考。大家认为,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文化多元并存、交流融合的趋势日益凸显,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 

  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仅符合两岸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 

  “听了大家的精彩发言,我感到尽管大家的切入点不同,举的一些案例也不同,甚至描述的一些地域、民族也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和深刻思考,非常精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为这次研讨会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感到高兴。严隽琪说,传统节日形式生动、内容丰富、蕴涵深厚,最容易唤起我们对亲人、对朋友、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近些年,愈来愈频繁多样的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往来,为两岸四地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研讨学术、交流感情、增进共识的平台。实践表明,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仅符合两岸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利益。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称赞这次研讨会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新形势下,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举措”。罗富和说,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积淀,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传统节日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节日,节日文化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共有的宝贵财富。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载体,发源于山西绵山的清明节、寒食节蕴含着中华民族尊先敬祖、忠孝诚信、功不言禄的传统道德精髓,本次研讨会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共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对这次研讨会也赞赏有加。他说,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存,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我是来自台湾的中国人”,一位老人饱含深情的表白,让参加“第九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开幕式的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们为之动容。他就是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奇。饶颖奇说,两岸同胞共同过着新年、清明、端午和中秋等民俗节日,这充分证明两岸的同文同种、同祖同宗完完全全是一样的。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说,传统节日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庭和谐、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海峡两岸血脉相通、文脉相连、同宗同祖、同根同源的历史明证。 

  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统节日文化要有群众的眼光、世界的眼光,还要有全民的文化自觉。 

  “节日有两个东西很重要,一个是仪式,另外一个是符号。一个节日要想推广,仪式和符号非常重要,很多节日没有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没有成型的仪式和符号。”在听完台湾东华大学教授刘惠萍女士的《传说与节俗——以清明插柳民俗为例》演讲后,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朱永新作了如是点评。 

  自从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尤其在我国,在近百年的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传统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于是传统节日渐行渐远、传统文化日趋式微。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被挤压、蚕食,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针对这种状况,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5年6月,下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2006年,把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和重阳节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又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入国家的法定假日,以大力提倡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严隽琪说:“中国文化有没有生命力,不在于外来文化有多少,而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还能活下来多少,在于我们今天能不能把中国文化活着的部分真正发扬光大。”她强调,当前重要的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给予现代阐释,使其在为服务现代化建设、服务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严隽琪寄希望于“与时俱进”,并主张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要有群众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罗富和希望能够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以中华传统节日为重要抓手,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断打造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需要的节庆文化。 

  肯定是基于两岸同根同源之故,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教授许端容的观点似乎也有些异曲同工。她认为文化是流动和变异的,其背后动力是民众实际的需要。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王石就节日文化提出“节外三想”:一是中外之想,文化的存在是多元多样并存,而作为文化传统,更具有历史的稳定性,不因改朝换代而变更,也不因社会制度转变而转变,应以一种和谐的、博大的胸襟去看待传统节日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二是古今之想,删繁就简,是历史的选择,留下最重要的东西;三是文经之想,不是所有文化现象都有产业性。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则用文化如水,强调对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尊重,认为民族文化现象中蕴含的理念是永恒的,是软实力。所以应当倍加珍惜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民族文化遗产。 

  “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融入了民族的精神、道德的准则、终极的价值观和独一无二的审美。”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的走向相反应该是本土的、多样的。世界上还没其他一个国家为了过节,1亿2千万人非要回家过年,这是真正文化的力量。节日文化主要展现了人之间,以及人和大自然的亲和。文化是人带出去的,只要外国人到唐人街和中国人过一次春节,他就知道中国人所追求的是家庭的团圆、和谐,人之间美好的感情,人对人的诚实和忠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形象。节日文化到了今天,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国家的文化自觉必须转化为全民的文化自觉,社会文明才能进步。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做法已经逐渐远离了清明文化传承的本意,要回归真正的清明。   

  本届研讨会由于同时举办第四届中国·介休清明(寒食)文化节,讨论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的话题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寒食的由来,历代学者的观点大致分为三种:子推说、古代大火星崇拜说、改火说。如果我们从学科来论的话,历史、民俗学者大部分都是“子推说”,而人类学家则重视“改火说”,另外一些汉学家们也强调“改火说”。到底哪一个才是历史的真实呢?来自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高莉芬女士从四个部分讲述了寒食节传说的历史渊源。  

  与会的专家学者基本都比较认同清明节源于“寒食节”,是民间为纪念一代名士介子推而设,是中国形成历史最早、流传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传统节日。中国民协节庆研究会主任李汉秋认为,清明节是由生命清明、政治清明和生态清明三个节日融合起来的,正好形成三重奏。在他看来,生命清明,清明节的情感主题是缅怀先人。政治清明,他推崇介子推的“功不言禄,志在清明”。生态清明,我们古代就有“上巳节”,它融入到清明节中间,从插柳到植树,再到环保、生态建设,那么植树环保是一系列的生态活动,这也是时代的一个发展。  

  清明节集中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是生命精神最强的传统节日。生命意识、生命精神足以震撼人,足以影响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取向。我们参加清明祭祀活动是很重要的人生享受:在祭祀自己亲人的时候是一种庄严,在参加别的清明祭祀的时候,除了庄严还有很多知识、信息、很多幸福、很多的感动。所有这一切都是清明文化的本身和清明文化深刻的验证。中国民协副主席、吉林省文联副主席曹保明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自己对清明节信仰价值的生动转换,并呼吁要回归真正的清明。他认为,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做法已经逐渐远离了清明文化传承的本意。我们应该站在文化的前沿,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去做好转换和回归工作。  

  “当今之际,一般的传统节日都是鼓励社会制造浪费,就像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农历春节。寒食节则是减少消费、避免浪费的。”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刘焕仪女士没有掩饰自己对清明节的推崇,并对它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与思考:清明节的意义除了上坟祭祀之外,有慎终追远的意义,但比较烦琐的祭祀仪式和扫墓习俗可以减少,也可现代化,加进寒食概念,这样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山火机会和纸张物资浪费,同时饮食力求从简。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为平台,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的“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自2002年开办以来,已先后与有关地方政府成功举办了八届。以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谨慎的学识和对社会文化的负责精神,在广阔视野里,多角度、多层次论述了对于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文化保护与弘扬的深刻思考,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成果。我们也相信此次盛会必将对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主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