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有思有行与时俱进地推进参政党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06          作者: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落实,使我国的发展从经济发展“一个指标独大”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六位一体协调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面临的矛盾更复杂,涉及面更宽,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强法治的呼声更大,“两难”问题凸现。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局势的多变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使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执政党的建设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旗帜、道路等根本性问题,并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不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主党派自身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民主党派的任务和使命发生重大转变:从具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发展成为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政治联盟;从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致力于争取人民民主、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的民主党派,发展成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从以团结教育改造为主要历史任务发展成为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政党。民主党派工作面临着新要求,参政党建设面临新情况。

  一、在领导方式上,从主要依靠代表性人士的个人魅力向主要依靠集体领导转变

  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大都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当时,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国家前途未卜,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和各界仁人志士不懈探寻救亡图存之道,并通过建立党派组织提出和实践各自的政治主张。各民主党派成立后,不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并逐步形成亲密合作的关系,在支持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为新中国的缔造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各项民主改革和建设实践,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作为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民主党派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由阶级联盟转变为政治联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维护稳定、海外联谊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上述民主党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主党派内部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是以发挥代表性人物的社会影响力为主,这种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是民主党派的历史存在。如民进的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还有王绍鏊、许广平、冰心、赵朴初等等,他们的道德文章堪称为世人的楷模,他们的独特经历和历史贡献为后人景仰不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和退休制度的施行,多党合作这棵“大树”不断有新人来“施肥”、“浇水”。通过1997年换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基本退出了中央领导岗位,领导班子实现了整体性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又经过2002年、2007年换届,一批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20世纪90年代前后加入民主党派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这期间,以中共14号文件和两个5号文件为标志,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党派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民主党派内部的领导体制和方式向集体领导转变成为必然。时代的进步、民主的发展和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执政党和民主党派自身的发展变化,也客观要求参政党应更加强调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进步。

  这个变化带来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制度的完善、决策的民主、意志的统一和效率的提高,等等。民进十大以后,新一届会中央领导班子提出“无懈无滞、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和“工作着、学习着”等,这既是对会中央工作思路的表述,也是对领导班子的自我要求。换届后,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并重视言行一致,在实践中切实推进、逐步完善和健全会中央研究工作和进行决策的会议制度。通过领导带头和制度的保障,有效地避免了“临时拍脑袋”和“一言堂”的现象,使班子中每个成员、每个中常委的智慧和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使会中央和地方、基层有了较好的互动。会中央在成立监督委员会方面也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我们认为,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

  我们在领导班子中加强了三种意识:一是大局意识。认识大局就是认清形势、认识责任。只有认识大局,定位才能准确,举措才能恰当,才能谈得上围绕中心、明确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二是忧患意识。就是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想得更严峻些,把应对预案搞得更周密些,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细致些。这样才能头脑清醒、目光敏锐,不为小的成功所陶醉,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吓倒,不被表面现象所困惑。三是创新意识。创新重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不因循守旧、永葆朝气,出实招、求实效,使决策、举措和工作符合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

  同时,在领导班子中强化了三个观念:一是群众观念。在岗位上尽自己的领导责任,必须提倡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接受群众监督。领导班子要重视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作风建设,会中央要支持地方的工作。二是集体观念。个人力量有限,团结就是力量。在班子中要理顺情绪,开展谈心活动。在工作上,要大力构建集智聚力的体制与机制。“一把手”要支持班子其他成员的工作,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三是民主观念。这是政党文明的体现,是科学决策的需要,会内和谐的需要。民主集中制必须不断地完善,并要体现在我们的议事决策的程序上、人事制度设计与执行上。要加强中全会、中常会及主席会的集体领导,即对重大问题决策的功能。

  二、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中,由主要在界别特色领域的参政议政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个领域参政议政转变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社会服务等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也是参政党的价值所在。如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参政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参政党在履行职能中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挑战来自于外部客观世界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使我们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涉及面更宽广,挑战“前所未有”。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不断推进,伴生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涉及面之广,解决难度之大、要求之高,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内部和政府部门乃至社会的各种智库中,聚集了大量知识精英以及各类研究机构,相对地降低了民主党派的知识优势,增加了参政议政的难度。

  挑战也来自于参政党内部的变化。民主党派成员以兼职居多,大家主要是凭自觉性、凭凝聚力的大小在贡献力量,组织约束能力较弱。随着社会阶层的变化,各党派成员界别特色呈现趋同化,削弱了党派界别优势。民主党派成员的年轻化及政治参与热情的提高,对民主党派的影响力、参政议政的质量有更高的期望。

  挑战还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执政党诚恳地就各种重大决策征求参政党的真知灼见,期望值很高。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两个5号文件和15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准则,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等的形式、内容和程序等,在多党合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全面地、高水平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容推卸的职责。

  同时,参政党履行职能也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具有有利的外部条件,表现在中共的坚强领导,在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怎样发展、发展的目标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把舵”。表现在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民主决策越来越重视,一批批党外人士进入各级政府担任实职,并有通过协商进入公共决策的渠道。表现在政务公开的推进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获取渠道拓宽。

  从内部来看,党派成员学历提高、眼界开阔、关注国计民生、信息渠道多元,有整合表达自己所代表和联系的群众利益和意见的能力。加上近年来民主党派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成效明显,党派整体的参政能力不断提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形成了一定优势。参政党的定位使我们可以较少地受“权”与“位”、“政绩”的约束,可以较少受行政隶属和区划的约束,可以较少受学科分类、学术派别的约束,所以应该能更客观、真实、冷静地思考并提出建议,应该更能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创新地提出见识。民主党派还具有独特的、直接的进言渠道。党派成员的专业资源,可以和社会资源结成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以内部条件吸引外部资源。

  总之,要解决参政党资源有限与任务繁重、界别特点与全面参政议政的矛盾,必须开拓思路、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和力量,切实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既要有界别特色,保持在主要界别领域参政议政的优势,又要在顺势中开拓新领域,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言献策,处理好“老阵地”和“新领域”的问题。如果不能深入社会实践第一线,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改善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不能充分调动会内一切智力资源和会外的力量,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将难以达到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也难以实现全体会员对我们的期望。

  民进中央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新作为巩固老阵地、在顺势中开辟新领域”和“从集智聚力的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中迸发活力”的工作思路。老阵地中要有新作为,只有通过新作为才能真正巩固老阵地。同时新领域要“顺势开拓”,这个“势”,就是形势使然、优势使然、规律使然。要不断完善民主党派了解社情、反映民意、集智聚力的体制和机制。要及时总结经验,凡是有效的要及时转化为制度。要不断创新参政议政的方法和手段,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整合参政议政资源,实现由主要发挥界别优势向整合会内外资源的转变。如更早地开始思考第二年的重点调研题目,更早和更广地做预调研;注意进一步调动专门委员会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争取地方和中央的互动与双赢;实现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的互动,使成果能够互相转化;建立会内与会外互动的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府实职人员和特殊骨干人员的作用,等等。真正做到集智聚力,提高履职水平。

  三、在自身建设上,从单一的学习改造向全面提高参政党素质转变

  我国的民主党派在成立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的利益要求,是具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这两个阶级中的大部分人们被改造成社会主义劳动者。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经过改造,也逐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由此,我国社会形成了“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相适应,民主党派成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劳动者的政党”,逐步发展成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多党合作中的阶级关系已不复存在,多党合作主要体现为执政党与执政党以外的一部分知识界代表性人士的团结与合作。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调整,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变。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具有不同利益倾向和需求的主体、群体、地区、行业等逐渐形成。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逐渐分化,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和阶层。同时,新的社会阶层从工人、农民中分化出来,经过30年的发展,由少到多、由弱变强,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1989年中共中央14号文件将各民主党派明确定位为参政党, 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有所增强。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导致利益多元分化日渐突出,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由于对自我利益的关注,参政议政的热情得到提高。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参政党素质。这个历史课题如何破解?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强调实效性。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前后加入民主党派的新一代成员已经成为民主党派的主体,他们呈现出思维活跃的时代特征,更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元、行为灵活、讲求实效,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同感不如老一辈成员那样深刻彻底,加入民主党派的目的也夹杂了多种成分,而对本党派的政治认同感则有所减弱。因此,参政党的思想宣传工作需要常抓常新的长效制度以及入脑动心的有效形式。要主题明确,“举旗帜”;要抓学习培训,“做引导”;要以重大事件和活动为契机,“有气氛”;要以班子建设带动队伍建设,“有重点”;要将历史的回顾与认识当今现实相贯通,“有传承”;要将理论学习与推动实际工作相结合,“有实践”;要善于发现和积极表扬现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有榜样”。

  二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障政治上的坚定”,特别是年轻的会员更是思维活跃、思想开放、自尊自强、崇尚真理。理论研究是思想宣传工作的需要,因为我们既要“以情动人”,又需要“以理服人”;理论研究也是形成正确工作思路的需要,理论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揭示,理论上的清醒说明对规律的掌握,它能保障强大的凝聚力,能避免实践的盲目性,能提高举措的准确性。

  三是组织工作更需要创新性。参政党组织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劳动者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一起,成为新时期参政党政治联盟的一部分,由此扩大了参政党政治联盟的范围,因此也拓展了参政党的组织基础。这为参政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参政党组织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挑战。成员的职业界别进一步多样化、动态化。旧阶层的变化和新阶层的兴起,使得民主党派成员的职业构成越来越复杂,变动越来越多见。这些不同职业、不同特点成员的加入,或者其身份的变化,既给民主党派带来了新的生气,也给民主党派工作带来了新的复杂性。共产党的发展工作在大力进行,党外知识分子精英及其后备队伍的传统来源必然受到影响。而且会员们对会内民主的期望日益提升。

  因此,参政党的组织工作,要注意研究社会阶层的新变化,研究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时代背景,研究怎样让人才凸现的机制

  以及获得进一步使用机会的新招,根据形势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时俱进地改善民主党派的组织结构和整体知识结构。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组织发展工作与履行职能相结合,坚持“在发展中工作,为了工作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参政党各项工作特别是参政议政亟需的代表性人士、有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中青年人才。为更好地适应参政议政的需要,在保留界别代表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注意物色、培养、吸收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同志,有目的地重点发展短缺的专业人才,保证参政议政队伍有较全面的专业化、系列化人才。

  四是更需要重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建设。在一个集体性的工作中,必然需要避免无序,提高效率,各安其位,各尽职守,讲“规则”、讲协调,追求整体的优化和提高可预测性。这就是重视制度、规范和程序的理由。而且它使得经验“显化”,使之易于学习、传授、普及、发挥长久的和更大的作用,既对集体中的个体有利,又对集智聚力、发挥集体作用有利。会中央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一是学习制度逐步完备,围绕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目标,大力加强内部学习制度建设,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习制度;二是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初步建立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会中央研究工作和进行决策的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制度;四是机关工作制度、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完善;五是领导班子的谈心和下基层的制度;六是会内监督制度。今后,民进将继续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参政党素质。

  注:本文是严隽琪同志发表在《民主》杂志2010年第8期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