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盎然古意 至美追求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29          作者:


萧玉田

  萧玉田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为人大代表,萧玉田站位高远,善于抓住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

  在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城市建设要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之魂的建议”,尖锐批评了我国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切断历史文脉、破坏文化生态,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提出了“闻香识城”的独到的城建理念,建议“经营城市一定要报以人文心态,在尊重法律和历史的前提下,保存历史文脉和民族特色”,经中央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等许多媒体报道后引起了较大反响。

  萧玉田在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设先进文化,政府应重点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学术腐败和非公务性受贿行为亟待治理”的建议得到相关部委的重视。在十届三次会议期间他做了题为“关于弘扬民族精神 重振文化自信”的发言,并递交了同样内容的建议,提出并着力阐述了增强国家软实力,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观点,引起广泛关注。中宣部、文化部等部委对该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萧玉田关心弱势群体,为民代言,就群众反映强烈的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等问题提出《推翻新三座大山,消除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建议,创见性地提出应重新界定“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建议将改革开放之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正为“效率与公平并重”,并强调公平,提出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他从2004年起开始关注环京津贫困带问题,至今将近八年时间,始终坚持深入承德、张家口、保定以及黑龙港流域等贫困地区,走村入户,进行调研。环京津贫困带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存状态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问题成了萧玉田心中再也放不下的问题。他连续七年在全国人大提出相关建议,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2006年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萧玉田就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所作的发言引起代表们的共鸣。他提出的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建议被采纳,写进修改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吴邦国、王兆国、盛华仁、成思危四位委员长到河北团听取审议,萧玉田做了题为《给足阳光、环京津地区就会灿烂》的发言,吴邦国委员长给予高度评价,说他的发言“对京津冀区域发展有很深的研究,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工笔,又有写意;既懂经济,又很有文采”。

  在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到河北团听取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萧玉田做了题为“让环京津人民与京津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发言,当他谈到张承地区人民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践行了落后地区支持先进地区的神话时,不禁声泪俱下,感动了总理和在场的所有代表。他对解决环京津贫困带问题、促进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困扰张承两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就国家成立京津冀区域发展协调机构,实现京津冀政策共享,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环京津地区出台特殊政策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温家宝总理说,萧玉田代表对环京津区域发展讲了很重要的意见,在我们北京不远的地方,承德地区、张家口地区、太行山区这么落后,确实应该把这些地区的扶贫与发展,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他当即指示与会的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领导研究落实萧玉田代表的建议。


与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在一起

  由于萧玉田等人大代表的尽职履责,无私奉献,环京津贫困带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中央把加快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不断加大对承德、张家口的支持力度,困扰两市几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瓶颈正逐渐被打破。2010年3月11日《河北日报》发表《敢说真话实话才能“监督政府工作”》的署名文章,指出“萧玉田代表应当被人民感谢,因为他是一位敢讲真话,敢担当的人大代表。北京周边贫困带诸多问题的解决得益于像他这样的人大代表在总理面前直言不讳。”

  今年他又建议《“十二五”期间国家应给力承德张家口等环京津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达到生态富民的目标》,建议国家从输血、造血两个层面支持承张两市实现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经济双赢。将承张等环首都地区确定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列入“十二五”扶贫规划,给予享受西部政策的待遇。在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安排上予以特殊关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连续八年关注环京津贫困带问题,关注生态建设、生态补偿特别是跨流域生态补偿问题,萧玉田的履职事迹再次吸引了媒体的目光。

  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对萧玉田深入农村调研进行跟踪采访。3月13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用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播报了对萧玉田的专访,并以三方连线的形式直播了萧玉田与丰宁农民、环保部专家的互动交流。3月10日的《新华每日电讯》用将近半版的版面发表了题为《奔走,为了京津生态屏障区“受穷的人”——萧玉田代表的履职故事》。《检察日报》《河北日报》也作了相关报道。选区人民说:萧代表敢讲真话,是为我们老百姓说话的代表。

[人物档案]

  萧玉田,男,67岁,民进会员,承德画院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关链接]


“三余广学,百战之才”


  “三余”古称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晴之馀。萧玉田利用了一切“三余”的点滴时间学习、生活和创作。

  据粗略估计,画工笔画的人数和写意画的人数,大约是1:10,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数量和写意画作品数量是1:1000,但工笔在艺术史上会流传下去的可能性却要大很多。萧玉田作为老一辈的工笔人物画家为工笔画扩大阵势,拓展局面,提高艺术水准,有很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不容低估的。他特意着意于使线依存于“写”,依存于书法中先秦金石文字,汉魏隶书魏碑的笔意和感觉,又归结于宋元书法和壁画的流畅和开张。他一方面痴情守望传统精神,一方面又在当代语境中不断寻找新的视觉元素。作品笔法于飘洒中见谨严,敷色在绚丽中求幽雅,线描的条理性与赋色的装饰性相得益彰。


《版纳春韵》

  了解萧玉田的人,知道他在承德画院、中国工笔画学会都身兼重任;政协、人大的政务尤其繁重,而玉田先生总是优容其间、黾勉以赴。爱好书画的人对他的“有求”,他总之“必应”。他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有责任对社会作最好的回馈。应该说,萧玉田本人在丹青事业上所体现的传承作用,是一个工笔画发展的好例证,如果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考虑,他的艺术,无论如何都是不能绕过去的一座标志性的牌坊,一座大殿,像承德的“普宁寺”一样的一座大庙。他的作品精美,他的创作精神,他在色、线、画面结构上的传承和创作态势是很少有人可以与之比肩相论的。

画家·沙子·水


  “虽然我是一名画家,但我今年的议案与美术无关,我牵挂着承德丰宁那里的农民。”2011年3月6日,在河北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美术师萧玉田左手拿起一瓶沙子,右手拿起一瓶清水,很认真地对记者说。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几年前的一天,萧玉田到京津地区周边的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野外采风写生。他发现当地山清水秀,但农民的生活却异常穷困。原来,作为京津两个大都市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丰宁县多年来采取了禁牧舍饲、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放弃了许多对当地发展有较强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当地农民收入渠道非常受限。

  “把清水送进京津,把风沙挡在丰宁”。当地农民虽然穷,却有觉悟,无怨言,执行国家政策不打折扣。为了构建绿色屏障和保证京津两地的供水质量,丰宁农民宁可受穷,也不愿意破坏生态环境。

  “这瓶沙子就是丰宁为首都挡住的风沙,这瓶水就是在丰宁已经净化好的清水,我把它们带上两会,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当地农民。”萧玉田告诉记者,他将提交议案,希望将生态保护与富民强县在丰宁实现和谐、统一。

(责任编辑:夏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