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执著的追求 平凡的嫁衣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29          作者:

  热心会务,成绩突出。唐瑾作为分管民进湖北省委会宣传工作的副主委,所负责的《湖北民进》会刊和湖北民进网站管理与建设成绩突出。2008年、2010年省委会被民进中央评为“民进全国会刊先进单位”;民进湖北省委会获得民进中央“2009年度电子信息化建设工作突出进步单位”;2010年参加省委统战部组织的“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巡回报告团”作报告;2011年参加民进中央在吉林长春举行的“民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会员事迹宣讲大会”,作先进会员事迹宣讲。

  执著追求,业绩突出。唐瑾从事编辑工作20年,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图书大奖。由她个人策划责编的《中国翻译词典》《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下卷)等图书获得6项国家级图书大奖;2008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01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奖”;2009年获首届湖北出版政府奖“荣誉奖”;2007年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0年入选国家出版人才专家库。2010年,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工作一年,主抓新闻出版总署开展的“3·15”少年儿童读物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活动,为省新闻出版局赢得“2010年‘3·15’质检活动先进管理单位”奖牌。

  唐瑾坚持编研结合。译有《少儿动物百科》;是12集《巴别塔文丛》的主编之一;所撰《与童心共鸣——评<小星星英语系列>》书评,1997年获湖北省第二届书评奖一等奖。先后在《中国翻译》《中国图书评论》《中华读书报》《编辑之友》《编辑学刊》《世界文学》等报刊发表书评和有关出版、翻译研究论文近六十篇,2009年结集为《平凡嫁衣》出版。其中《德国书业印象》《德国的书店文化》与《英语图书的现状与出版》等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与《开卷文摘》全文转载。她因业绩突出,2001年由新闻出版总署选派赴德国作出版营销研修;2004年经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派送美国纽约大学学习出版营销;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EMBA课程研修结业。


2008年,唐谨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出版人物奖,在北京出席颁奖大会

  二十年的编辑生涯,一种执著的追求,甘做平凡嫁衣,坚忍不拔的精神,使她不仅成为湖北出版业内唯一以个人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大奖的编辑和优秀的编辑出版业务领导,而且也成为了一位优秀的民主党派人士和民进在中国出版界的突出代表。

  参政议政,卓有成效。唐瑾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始终坚持5个原则,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一是发挥最熟悉的出版界别优势,积极为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建言献策,撰写提案;二是关注社会民生百态,以参政议政的方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是亲自参与调研,了解社情民意、收集信息材料;四是自己动手撰写每一个提案与发言;五是所提出的建议要有实效。多年来,唐瑾积极参政议政和反映社情民意,多次被评为民进湖北省委会优秀提案先进个人和省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关于完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建议》,被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代表省委会作《关于做好新农保与相关制度和政策衔接的建议》和《关于推进我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的发言,得到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岱梨同志批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同样也是唐瑾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建立老人生活院的建议》《设立学生营养午餐工程的建议》《关于制定全国性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建议》等提案都受到媒体的重视和关注。2011年,唐瑾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尽快召开全国翻译工作会议,解决翻译工作中诸多问题的建议》,被全国政协作为单篇信息采用,被民进中央作为信息采用,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人民政协报》、人民网、中国翻译网等媒体的采访和报道。

  率先示范,服务社会。唐瑾作为民主党派成员,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并尽力而为地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她结合自身的界别优势和特色,每年精心组织,积极准备,捐赠图书帮助学校建立图书室,捐出款项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每次都带头捐书捐款,做到身体力行。十五年来,唐瑾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组织出版支部共捐资5000余元,帮助六名中小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累计捐书上万册,协助六所中小学校建起了图书室,对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生们的教学、学习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物档案]

  唐瑾,女,55岁,民进会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

[相关链接]

四次角色转变

  迄今为止,唐瑾在工作上有四次大的角色转变。先是在大学当英文老师,1989年从武汉理工大学调入湖北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1997年,因一个偶然的机缘,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无党派人士成了民主党派人士;2010年,调到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做了公务员;2011年,因工作需要,又从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调到湖北省民进机关作副主委、秘书长。

  对于唐瑾来说,最大的转变莫过于第四次转变。2009年,由于工作需要,民进湖北省委会希望她能调入机关工作。去还是不去,她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反反复复快两年。唐瑾说:“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业务干部,长年的业务工作使我清高单纯,思维上是专业学术型的,完全没有做机关工作的经验。也不愿多说话,与什么人都打交道,做机关工作则需要经常与人打交道,这意味着需要用的恰恰是我的弱项,而强项却发挥不出来。而且我完全脱离了出版战线,离开了我最喜爱,并为之付出诸多心血作出很多成果的出版工作、出版岗位,真是非常不情愿的一件事。”很多出版社的熟人朋友和作者朋友都对她说:“太可惜了!你是个做业务的,是全国有名的优秀编辑,到党派去做什么呢?”所有这些话都让唐瑾内心反复斗争。但想到这是工作的需要,省委会的领导又多次做工作,创造条件,民进中央的领导也给予她很多鼓励和关心,唐瑾最终克服了自己的许多不情愿,于2011年2月调入民进湖北省委会机关工作。

推崇“一本书主义”

  唐瑾做翻译工作是有渊源的。小时候,她在学英语专业的父亲的书架上看到厚厚一册《This Is My Best》的英文原著,父亲告诉她,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文学家的短篇小说选集。而圣经《创世记》里的一则故事也深深吸引着唐瑾:人类最开始只说一种语言,但人类要筑一座通天高塔,扬名天下,人类的这个行为惹怒了上帝,上帝惩罚人类,让人类流散四方,从此不再有共同的语言,只能通过翻译这座舟桥才可交流。“巴别塔”成为历史,“巴别塔建设者”也成为翻译家的别称。唐瑾就想做一个建桥人。大学时,唐瑾选择了英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时还以一篇美国中篇小说的作品翻译兼评论为自己的大学学习画了一个美丽的句号。

  影响唐瑾的还有一个人。上世纪90年代初,当她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丁玲的“一本书主义”,即能写一部传世的名著时,萌生了自己做编辑的“一本书主义”思想:“做编辑如果能编一本好书,编一本或几本有价值,能让人们记忆留存下来的好书,是不一样的。”“一本书”便是一种永远的追求,这是她的编辑观,是她走编辑之路的动力与理想。

  20世纪80年代末,唐瑾从一所高校调入湖北教育出版社,凭自己多年来对翻译学科的爱好和探索,她提出了一个叫人觉得难以实现的选题计划——组编一部综合性大型翻译知识辞书。这是一项很大的出版工程,值得一提的是,从策划选题、拟出编写纲要、组稿及联系撰稿人员、审读书稿看样等一系列编辑工作全是她一人全程投入。整整七年,唐瑾用自己为他人做嫁衣的平凡之心,以女性的细心与辛勤,赢得了成功——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翻译知识辞书《中国翻译词典》问世。钱锺书先生病中破例题签,季羡林先生由衷赞颂:“为中国学术界研究中国翻译问题锦上添花。”

  策划和责编《中国翻译词典》只是唐瑾向翻译学科挑战的开端。在她看来,一本书的影响还不能全面表现中国翻译学的进步和翻译学科的发展需要。于是唐瑾在《中国翻译词典》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创见的新选题:编辑《中华翻译研究丛书》,以扩展自己从一本书到一套书的“一本书主义”思想与内涵。随着编辑工作的深入,她又提出了从一套书到多套书的出版理念。在当时对翻译与翻译学科认知不多的年代,她以严谨的出版态度、坚韧的学术精神、敏锐的市场眼光,开创了一个新的出版领域,创造了一个图书品牌,实现了她以出版促翻译研究的编辑思想。多种富有原创性、学术前沿性的高品位翻译学术著作成为中国翻译学科史上唯一或重要的参考书,有的还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翻译院校的教材。唐瑾开发的一系列“翻译论著类图书”,多属填补空白之作与双效图书,构成了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翻译学科特色品牌。

(责任编辑:夏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