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从“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

——吴正宪在民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会员事迹宣讲大会上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14          作者:

  当我动笔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深处悄然涌起动情的回忆,以至于挥之不去。翻开那尘封了许久的一本本教学日记,多少往事历历在目,情怀犹在心头…… 

  40年的时光匆匆流过。我是怎样由一名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平面教师”转变为引导学生感受美好数学世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立体教师”的?我又是怎样从习惯于“教材介绍、个人报告、现场评课”的单一教研模式发展到引导教师群体在高质量的案例研修中、在承担富有挑战性任务过程中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创新“团队研修”机制的呢? 

最初的追求: 做孩子们喜爱的教师 

  依稀记得我和孩子们手拉手,一道说着、笑着走过了25年的风风雨雨。记忆的深处涌动着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涌动着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感人故事。我时常为他们纯真的友情而感动,为他们的点滴成长而欣慰。想到这些,一句话在我心中流淌:“当老师真的好幸福!” 

  为了这份对学生的热爱与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我一直在教学实践中历练,不断地探索教学的真谛。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和千千万万教师一起走进了职业生命的春天。 

阴霾过去,迎来曙光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正逢“文化大革命”时期,“读书无用论”在中国社会盛行,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学校几乎丧失了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匆匆地踏上了教育的征程,开始了我漫长的教师生活。那时我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住任。刚刚涉世,一心只想帮学生多学知识,不知哪来的勇气竟不合时宜地带学生吟起了唐诗宋词,还大讲要从小学好知识。清楚地记得1974年那个寒冷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校园,迎面扑来的竟是一张大字报,让我伫立良久没回过神来,大标题赫赫醒目:“批判白专道路!”大字报中列举我的“罪行”,一是“走封、资、修的白专道路”,二是“资产阶级的母爱教育”。善良被误解,理想被扭曲……年轻稚嫩的心灵第一次受到重创。 

  那一刻我几乎被击垮…… 

  那一刻我学会了沉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一场历时10年的浩劫终于结束了,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时代旋律,学校教育的春天终于来临。那时我心中的兴奋无法抑制,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我使出全身的解数,点燃生命中所有的热情,不知疲倦地工作。天道酬勤,我所教的毕业班统考成绩连年优秀,我辅导的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团体总分连续多年在崇文区数学竟赛中名列前茅。我的学生纷纷以优异成绩步入市、区重点中学。每学年末,毕业生家长们都会笑着与我握手致谢。我成了小有名气的“高分教师”。 

困惑而思,起步探索 

  就这样当我捧着课本照本宣科,在满堂灌的课堂中乐此不疲时,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课堂上有的学生变得越来越麻木,语言渐渐贫乏,同伴的交流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苍白。做题、考试、竞争成为他们的主要学校生活,考高分是他们唯一的追求;学习困难者开始由听不懂,跟不上而厌学,尚带稚气的脸上常常流露出忧虑与沉重。我开始抱怨学生脑子太笨,学习不用功。课堂上除了滔滔不绝的演讲之外,又多了几分埋怨与责备。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让人似乎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我痛苦而不安,我彷徨而茫然,原有的冲动与激情几乎降到了冰点。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使得孩子身心疲惫不堪,学习兴趣索然。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却不爱学。只图分数的提高,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培养,这样的教学能造就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 

  我在困惑中沉默…… 

  我在沉默中思考… 

  80年代初期,我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始尝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从教材改革入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将教材组合成六个知识体系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结构的改革必然带来教法、学法、考法的全方位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始尝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提出了 “在讨论对话中学习”、“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等10种学习方式。总结了“假设”、“转化”等十余种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特别是在考试改革方面,我进行了大胆地尝试。我坚持从三方面进行探索,一是从考试内容上,将过去侧重考查知识 ,转变为知识与能力并重,特别是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考试形式从过去的单纯“笔试”转变为“笔试+口试+操作”的多种形式,让学生口、手、脑并用;三是从考试评价上,我尝试改变“一次考试定论”的做法,采取了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分数相结合。对学生的超常思路、独创性的解决问题方法给予加分,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一次没考好,还有二次重考的机会,为学生的重新跃起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这项考试改革在当时引起了一些风波。但今天看来我仍倍感欣慰,它虽然不能改变“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大环境,但毕竟使班级小环境出现局部晴天。我的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爱学、会学、善学的感人场面,学生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这项改革实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不增加课时、不设早晚自习、不占用其他课时的情况下,学生一年时间学完两年的数学课程,并提前一年参加全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统一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应届毕业生的成绩。1987年该项实验通过了中央教科所、北京师范大学等10个有关单位专家的鉴定。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获得“北京市首届教育科研成果奖”。 

钻研理论,走向“新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唤起了人们心中久违了的激情和勇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教改热潮。我尽情地吮吸着各家学派的教育思想的营养,热切地学习教育前辈们成功经验,积蓄着自身的力量。 

  1987年我有幸聆听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关于“儿童心理学与数学教育”的报告。“心理健康”、 “新型师生关系”、“人文精神”……我被她娓娓道来的极富人情味的演讲感动着。凡事都认真的我,着着实实地进行了一次自我教学行为的反思。我开始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只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还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儿童只有在亲自参与的数学活动中,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在愉悦和谐的人际氛围中,使“认知、体验、实践”这三个层面互相渗透,整合成有血有肉充满生机的教学过程,才能充分体验课堂生活的愉悦,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是我对教育价值认识的一次重要飞跃。 

  我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开始用心去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努力让他们都能以愉悦的心情经历每一天学习的新体验、新感受,真正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的学生。 

  当我在教学改革道路上蹒跚地向前摸索时,当我遇到一个又一个迷惑不解的教学现实问题时,教育理论闯进了我的视野,我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将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行动研究。 

  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的“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实验应运而生;“儿童心理学”让我走进学生的心灵,帮我读懂学生,友好、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始形成;“智能测量”的理论为我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提供了重要依据……不知是出于一种需要,还是尝到了学习理论的甜头,我开始捧起了教育科学理论的书籍。我先后阅读了日本山内光哉教授编著的《学习与教育心理学》、林崇德教授的《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巴班斯基的《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对我产生较大影响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我深深地被他《给教师的建议》中展现的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所吸引。他从“主体论”和“指导论”相融合中,导源出潺潺有声的溪流——把儿童引向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道路。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其神奇之力,给我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也为我深入教学改革打开了一扇窗。 

勇于实践,不断攀登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要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成为心理健康、聪明智慧、拥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人,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四部曲: 

  一是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课堂上我常常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串中燃起探究的欲望,探究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 

  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平等、民主的人际环境,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从而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三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向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四是使学生爱创造。通过想创造、敢创造、会创造的学习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喜爱创造,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唤起了我心中集聚已久的理想和信念。多年来,我苦苦寻求的理论支持似乎在这里找到了归宿。我以“儿童学习理论” 、“儿童学习数学理论” 、“儿童课堂教学理论”为依据,在课堂实践中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了我的儿童数学教育特色。确立了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新理念;提供了符合儿童需要和特点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实现了数学教育中知识、智慧、人格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构建了八种特色课堂模式和十种教学策略: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纵横连通的简洁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这些都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第二个追求: 做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1994年,我被调入北京市崇文区教研室工作,开始了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新的专业角色——教研员。我是怎样从一个指手画脚,尽管有时也亲自“下水”,且收了不少徒弟的“老师的老师”,到引领教师团队互动研修共同进步,创设了独特的团队群体研修文化的老师们的“资源性老师”的? 

以“我”为主的接受式培训 

  教研活动中我将自己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对教材的理解用一场场讲座报告的方式传授给一线教师。台上的我滔滔不绝地讲,台下的教师刷刷刷不停地记。时常也组织一些现场研究课,我也亲自下水上课,就这样“组织研究课、教材介绍、专家评课、”成为日常教研活动的“家常菜”。 

  2002年我调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一次入职谈话引发了我对教研工作的新思考。主管基础教育的副院长张铁道博士提出了新问题:“你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如何将个体经验变成可供一线教师借鉴的教学策略?怎样才能引领一线教师将优秀资源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我又开始了新的追问与探索…… 

以真实课堂为资源的互动式培训 

  2003年秋天的北京市教研会上,我亲自执教的三年级数学“观摩课”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按程序该是专家点评,没想到应邀到会的张铁道博士拿起话筒径直走向学生:“今天吴老师的课堂留给你们最难忘的是什么?”孩子们的倾诉愿望被激发上来,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吴老师“亲切”、“温柔”、“耐心”、“幽默”、“会启发”、 “懂我们”、“有魅力”、“水平高”、……同学们的话语又一次激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老师议论起来,不少人在交头接耳,大家有些按捺不住了。有的老师抢过话筒有感而发:“原来孩子们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这样的课堂!”“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需要开始”…… 课后访谈深深地拨动了教师心灵深处的对数学教育价值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思考。 教研活动结束了,大家却久久没有离去,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之中。 

  “课后学生的现场访谈”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石头,引起了阵阵涟漪……我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样的教研才能促进教师的主动反思?什么样的教研才能构建有效的教师研修? 如果说“课后学生访谈”带来了教研活动新变化,那么接下来我们精心策划教师互动研修活动,使“教师培训”到“教师研修”有了质上的转变。 

  2004年,我们在燕山区策划了由中、小学各科教师、校长全员参与的现场互动研修。观摩课后的学生现场访谈精彩连连,在场的教师主动采访学生;校长、各学科教师组的互动讨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了同一个主题“如何做一个孩子们喜爱的教师”?我们不仅把现场研究课作为重要的研讨资源,特别是通过现场对学生的访谈获得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的真实信息,教师们内在的专业发展需求被激发出来,大家自觉主动地做了一次“个体教学实践”的反思。活动结束后竟有10万字之多的教师研修体会破茧而出。燕山教委教研中心及时将教师体会收集成册,记录下教师互动研修的过程。 

  此次教研活动让我欣喜地看到:大家不只停留在所谓的名师、名课的欣赏与感动中,而是以“名师课堂”、“现场学生访谈”、“教师个体学习体验”作为重要的研究性资源,主动进行着建构型学习。形成了“学习——反思——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构建了“互为资源”的教师研修模式。以“我”为主的接受式教师培训开始向以真实课堂为资源的互动式培训转变。 

新世纪的追求:构建以专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团队研修机制 

  在帮助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上,首先,我们倡导同伴研修,主张建立人人平等、民主和谐、资源互补、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的研修文化。我们鼓励教师以同伴研修的方式进行资源建构,使个体的教学经验升华为群体的专业资源,从而有效地增强教师团队的教学专业能力。其次,要满足教师的需求,解决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研修活动的主题要来源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来自于基层教师真实的问题,要满足教师真实情景中的体验。再其次,要进行行为干预,开展连续性跟进性的研修。通过有后劲的、连续性的行为干预,提升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形成良性循环。 

由“师带徒”向团队研修转变 

  2007年深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主题研修活动在北京山区延庆县拉开了帷幕。专家的报告,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令老师们兴奋不已。 但是,课后的访谈却深深地触动了我…… 

  “今天听课很过瘾,我们被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打动着,心情特别激动。但是,不知为什么,当我们回到自己的课堂里还是不知怎么办!” 

  面对延庆老师们的问题,我在思索:要想真正满足广大农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执教能力的普遍需求,仅靠带几个徒弟、结几个对子就能解决问题吗?我们以“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站”为基础,开始了团队研修。 

  2007年底团队又来到了延庆,从农村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原生态课堂”与“引导课堂”的比较研究。我们采取了这样的研究步骤:(1)原汁原味的课堂——在自己的课堂中发现问题。(2)集体会诊,共同备课——在互动研修中学会重新认识课堂。 

  (3)双师同堂,感悟名师——在与名师的交手中提高执教能力。(4)二次研讨,分享智慧——在分享他人的经验中提升专业能力。 

  研修活动中,每位教师亲眼目睹了对于一节课的反馈矫正、反思跟进的全过程。发挥了优秀教师言传身教的引领作用。尤其是通过同伴研修、互动交流,让一线老师体会到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尊重与认可。 

构建有效的团队研修模式和策略 

  每位教师在学校的主要工作即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一系列的工作似乎都是以教师“个体劳动者”的身份完成的,体现了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及人格素养,这是十分有限的资源。课程改革的深入使教师感到需要群体力量的支撑,需要同伴智慧的分享,需要专家的引领。于是,我们探索构建有效的团队研修模式和策略: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课后访谈,学生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同伴互助,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探索“1+5+N模式”的辐射合作机制;资源建设,增强对于实践策略的理性认识。 

  两年多来团队研修的探索历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团队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有效措施。它让教师在团队学习和共同研修中获得了发展。 

在与教师共同研修中努力实现自身专业的再成长 

  我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不断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写成著作。撰写了教育部师范司组编的教育家成长丛书《吴正宪与小学数学》等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主编了教育部教师培训教材《小学数学》等数学教育丛书。我还主持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教育部2007年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在全国小学数学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 

  我作为教育部中小学数学教材审查委员参与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代表,我参加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与著名数学家院士同台进行专题论坛;我曾赴英国做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题交流;为韩国的百名校长做中国数学课程改革的专题报告;在海峡两岸的学术研讨会上作了“创设建构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题发言;中国教育台在《名师讲坛》中播放了我的个人专辑;还应邀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制了教学片。2008年我又带领北京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应邀到日本介绍中国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并做观摩课。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和多家媒体报刊作了报道。 

  回首往事,我深刻感受到是改革开放为我个人的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作为一名教师,我用自己对于儿童和数学的热爱,创造了儿童喜欢的数学课堂,唤起了他们对于科学知识、实践技能和美好价值观的追求,从中也收获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受着自身不断成长的快乐。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以自己对于教师同行的热爱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服务,在成就许许多多中青年教师职业追求过程中,也拓展了自己的学习历程。 

  从“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我就这样一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