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黄震:首先提出PM2.5监测提案并且推动进入公众视野

  本届两会,PM2.5以及与此相关的雾霾天气都是热门词汇。然而,在两年以前,就已经有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对PM2.5进行监测的提案。在当时,PM2.5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这位首先提出PM2.5监测提案并且推动它进入公众视野的委员,就是上海交大能源研究院院长黄震。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我见到了黄震。黄震有着典型的学者气质:举止谦和、思维严谨。

  记者:您当时的一份提案,推进PM2.5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当中,那您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黄震:实际上是在2010年的时候,大家可以发现,当地的一些环保部门所报的那个空气质量都是优良,但我们的老百姓所感受到的空气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就经常能够看到雾霾,实际上那个时候还没有PM2.5的概念,大家没重视。2000时候定的国家的一个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就没有把2.5纳入进去。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就提出来,建议国家尽快地能够把PM2.5和臭氧纳入到国家的标准体系里面去。一年以后,国家环保部公布了新的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体系,正式把PM2.5和臭氧纳入进去了。

  记者:很多人都说,空气污染、PM2.5的问题和我们的油品质量不达标有关,您怎么看?

  黄震:这个实际上去年我们就提了这个提案,也得到大家关注。目前来说,油品的质量已经是拖了我们汽车排放法规的后腿。因为我一直认为,要治理PM2.5,从汽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法规先行。为什么我们国家有些法规一拖再拖,出不了台,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油品达不到质量。

  记者:是我们的油品生产能力还没达到吗?

  黄震:这里面因素更复杂,牵扯到成本的一些分摊机制,提炼的技术要进一步升级换代,要进一步投资。谁投资,谁出钱。

  记者:油品质量提高,在技术上有什么难度?

  黄震: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没有障碍。

  记者:那阻力主要在哪儿?

  黄震:作为我们的油公司,实际上他们已经表态了,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去推进这个事情。同时我认为,国家补贴一部分,企业出一部分,老百姓承担一部分这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个原则叫,谁污染,谁治理。

  随着整个社会对PM2.5问题的重视,黄震比以前更忙了,今年他的提案还是跟环保有关,这一次他转向关注PM0.1,建议大气污染防治标准更高一些。他说,这是一个科学家和政协委员,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如今,黄震最大的心愿就是,抓紧接下来的这五年,继续和空气污染做斗争,让孩子们以后在外撒欢儿的时间能更多一些。

(责任编辑:王强)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