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进中央提案、大会发言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关于重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提案

  临终关怀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药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老年学、法学等学科,其本质是对无望救治病人进行临终照护,它不以延长临终病人生存时间为目的,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情感需求,通过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恼,令患者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还能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南非、荷兰、瑞典、日本、印度等国临终关怀护理医院及机构已经有相当规模,受到全社会关注。虽然我国临终关怀已进入临床实践阶段,但其发展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覆盖面小、分工不明确、缺乏专业指导、临终关怀供需严重失衡等诸多问题:

  一、老龄化和高龄化攀升迫切需要临终关怀。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将遇到很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关怀与护理。

  二、各种癌变使临终病人急剧增多。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我国癌症患者每年新增240万人,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已超过160万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高,而这些疾病表现为相对缓慢的发展过程,致使大多数病人在疾病与死亡之间徘徊,使临终病人急剧增多。

  三、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现状满足不了社会需要。经济学人智库做了一个世界40个国家开展临终关怀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在这40个制度不同、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排名中综合排名第37,国家投入排名36,中末期病人的有效照顾排名第40,国民公众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排名第40。目前我国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以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为主,全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仅150家,容量极其有限,远满足不了社会上对临终关怀护理的需要。

  四、缺少针对临终关怀事业的相关政策规范。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医院被视为普通的一级综合医院,政策不配套,自负盈亏,使得各“临终关怀”医院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生存压力。缺乏行业标准,一些“临终关怀”机构出现医疗服务和收费不规范等问题。从业人员学历较低,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工作薄弱。

  临终关怀是为让患者尊严、舒适到达人生彼岸而开展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建议:

  一、完善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制度。有关部门应积极研究和制定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临终关怀服务保障与社会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措施,确定临终关怀医疗服务机构准入标准,通过政府财政支付对临终关怀事业建设费用进行托底。加快研究和完善临终关怀保险制度,将临终关怀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力促临终关怀事业有效发展。

  二、建立激励机制,解决临终关怀机构生存发展问题。目前财政投入不足以维系临终关怀机构的生存,建议在注册、管理和税收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通过发行专门彩票、鼓励企业捐助及个人参与等方式,帮助临终关怀机构运营和发展。

  三、加强国民生存观教育。多渠道进行宣传,提高民众对死亡规律、价值和生命质量的认识,接受临终关怀事业。

  四、开展临终关怀专业人才的培养。尝试把临终关怀学专业人才培养在全科医学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中进行高位嫁接,以专科和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硕、博士学位教育,开展各层次专业服务技能培训。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有护理照料能力和条件的家属开展家庭护工培训,逐步建立国家临终关怀从业人员职称序列。

  五、发展临终关怀志愿者服务事业。提高志愿者数量、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使公众参与到临终关怀中来。逐步将大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尤其要在医学院校倡导临终关怀志愿服务精神,这是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一个良好途径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