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琦华,男,生于1981年。现任上海文汇新民集团《新民晚报》编辑记者、《新民地铁报》总策划,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民进上海市委会文学支部委员。
沈琦华是民进十一大代表,年轻轻的他,在上海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大学期间就开始发表作品,散文入围“上海文学新人”奖,曾获上海新闻二等奖、中国副刊作品铜奖,著有散文集《那些事那些人》、《新与旧》等。沈琦华政治素质过关,平时注意学习民主党派理论知识,对参加民进组织有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上海作家协会有一批民进会员,比如邓伟志、赵丽宏、吴亮、孙甘露、沈嘉禄,等等。他们不但在学识上帮助沈琦华,并且极富社会责任感。在沈琦华的心目中,民进是具体的、高大的。他说:“我们的组织是由一个个高素质的会员构成的,比如像柯灵、邓伟志、赵丽宏等等。这个组织有血有肉、有灵魂。”
沈琦华在民进宣传工作方面做出过不少成绩。他是民进上海市委会宣传部的特约撰稿人,为民进上海市委会执笔过很多文章,发表在上海乃至全国众多报刊上。沈琦华去年还为民进上海市委会撰写了统战部和宣传部牵头的理论课题《从柯灵、邓伟志、赵丽宏看民进会员在文化建设上的共性与特性》获得了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肯定,并通过了课题验收。沈琦华今年还承担了民进市委会的另一课题《三个自信在民进界别的指导作用》,以期通过分析一些民进界别的具体提案,并结合民主党派工作特点,阐述其如何彰显道路自信的内涵,做到理论自信和坚持制度自信,并探究其现实意义,作出提炼与理论性的总结,希望能对今后的民主党派工作产生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在参政议政方面,沈琦华积极献言献策,如果说,十几年前是政治影响文化,而如今,中国的文化指向已经在逐步影响到社会政治。对于在文化领域有着天然优势的民进来说,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民进十一大报告和大会决议,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沈琦华是一名年轻的民进会员,学习之外,时刻准备着认真履行好一名民进会员的职责。
关心组织会员活动方面,沈琦华是一名基层会员,参与组织了众多基层活动。他参与组织策划了由民进作家支部牵头的《宋思衡“乐”读巴金》音乐会,请上海的知名钢琴家宋思衡用古典乐的表演方式,阐述巴金的作品,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获得了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