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政协民进组快讯

三位代表委员建言:地方高校如何“贴地飞行”

发布时间:2014-03-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从数量上看,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从招生数看,地方高校承担了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地方高校该如何转型?需要哪些保障?围绕这些问题,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栗甲:培养应用型人才缩小“剪刀差”

  “一方面,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所学知识没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急需的人才,‘用工荒’现象普遍。这种人才需求上的‘剪刀差’现象,难坏学生、愁坏企业。”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栗甲说。

  栗甲分析,现在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地方高校需改变一味追求综合型、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定位,解决特色不显、目标趋同、跟风升格、求大尚名、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专业设置、课程标准、师资结构、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接。

  “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借鉴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先进做法,建立专门的应用型本科办学评估体系。同时还应建立应用本科专业学科认证制度,从评价机制和专业认证方面引领和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栗甲说。

  “高校转型关键在教师。” 栗甲认为,一方面走出去,通过现有教师外出进修、到企业培训等方式,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请进来,从企业聘请或引进一定比例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到高校兼职或任职,满足应用型教学的需要。还应改革教师职称评聘指标体系,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作者:作者:柯进 张婷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