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4年两会专题  >  今日看点

人大代表熊继军: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发布时间:2014-03-13  来源:21世纪网

放大

缩小

今年两会,来自山西代表团的人大代表熊继军,带来了两份分别关注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议案。

这两份议案指向一个问题:教育的均衡问题。在熊继军看来,国家应花更大力气、下更多功夫、在更高层次统筹义务教育,不管是硬件还是师资,都要保证达到全国的均衡水平。

近几年来,熊继军最为关心的是教育资源的平衡分配,一直在倡导“均衡教育”。这与他的经历分不开:熊继军在教育战线奋战20年,目前是山西中北大学的副校长。

义务教育支出城乡最高差9倍

义务教育的重要性不用赘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被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在2007-2012年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确实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下了很大的力气。去山西的乡下调研,农村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熊继军对此深有感触。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全面实现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学生1.6亿人次。在熊继军看来,义务教育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也不是十全十美。

“义务教育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仍不均衡。”熊继军说,造成这些事实上不均衡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各省市、市县、城乡之间地方财政的差异。

熊继军有这样的认识,与他的经历密不可分。2013年6月,熊继军曾跟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全国检查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情况。有20年教育经验的他把目光放在两地的义务教育上,对比发达不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现状后,熊继军明显感觉到在基础义务教育领域,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且差距明显。

这次检查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生均经费方面,差距明显。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这一项,以2011年为例,农村普通小学比城市(含县城)少近700元;农村普通初中比城市(含县城)少近900元。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的差距带来教育投入的差距。

一个数字是,2011年,普通小学、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发达地区超出最低不发达地区9倍左右。

“教育投入上,国家要求各个地方财政按照不少于当年公共财政支出15%来投入。但在贫穷的地方,底子本来就薄,而它们的15%更少,条件只会相对越来越差,更加不均衡。结果,发达地区(县)的教育专有资金用不完,且不许挪用,造成资金闲置,或者突击花钱,造成浪费;而另一方面,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底子本来就薄,欠账越来越多。投入的不均衡是造成义务教育不均衡根本的原因。”熊继军解释最高9倍差距出现的原因时说。

因此,2014年“两会”,熊继军带来的最核心的议案为《从更高层次来统筹义务教育》。

熊继军的建议是,改变目前义务教育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统筹、由县级财政兜底的现行义务教育投入的模式。提高义务教育统筹的层次,最好由国家来统筹使用教育法定支出的义务教育部分,按照需要保障的义务教育人口比例支付义务教育经费。

在此治本基础上,再辅助现行的如优质高中资源按比例分配、教师流动、名校薄弱学校接对子等治标的措施,才有可能解决教育不公和均衡的问题,为应试教育的最终解套奠定基础。

“这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的‘为解决我国现下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解决的方式就包括增加中央的事权’改革精神也是一致的,建议中央把这块事权增加到义务教育领域,建立起一种中央为主的支付体系,更多地从中央财政角度来保障经费的投入和教师的配备,保障最基本的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熊继军说。

作者:     责任编辑: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