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 > 理论研讨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民革中央: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今年,是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60年前,以公开响应“五一口号”为标志,包括民革在内的各民主党派走上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拉开了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60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充分表明,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才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纪念“五一口号”,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增强广大民革党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作贡献。

  一、公开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标志着包括民革在内的各民主党派走上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

  1948年4月30日,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1日,毛泽东致函李济深、沈钧儒,就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提出建议。

  “五一口号”发布后,立即得到了包括民革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5月1日、2日,李济深等各位民主党派领袖连续举行座谈,热烈讨论。5月3日,民革中央委员梅龚彬首先发表题为《建立真人民政权,响应“五一”号召》的文章。5月5日,李济深等各民主党派负责人,联名致电毛泽东,认为“五一”号召“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表示完全赞同。从5月8日起,围绕响应“五一”号召,一个以香港为中心,主要有民革、民联、民促等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加的、讨论新政协的运动轰轰烈烈展开。5月23日,民革中央常委谭平山发表《适时的号召——论中共“五一”节口号》一文,强调新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分担革命责任的会议”,新政协领导的责任应“放在中国共产党肩上,这是历史发展上一种不容放弃的任务”。这些观点对于新政协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6月25日,在经过多次充分讨论之后,民革公开发表了《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明确表示,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获胜、国民党反动政权行将崩溃的今天,中共中央“五一”号召中提出的迅速召集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是“为消灭卖国独裁的反动统治和建立独立民主幸福的新中国所应循的途径”。民革不仅同意中共中央这一建议,而且要“以此号召本党同志、全国人民,为新政协之实现,人民代表大会之召开,民主联合政府之成立而共同努力。”

  对中共“五一口号”的公开响应,是民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以此为标志,包括民革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拉开了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此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并逐渐形成了各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

  二、这一优良传统的核心,就是不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60年来,民革不断传承和丰富这一优良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形成和坚持,凝聚着包括民革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包括民革前辈在内的民主党派领导人,为之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大贡献。

  60年前,继公开响应中共“五一”号召之后,民革同其他民主党派一道,积极投入到新政协的筹备和召开工作之中,参与起草了共同纲领、新政协实施办法、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联合政府组织法等文件的草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及建国初期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新中国建立以后,民革老一辈领导人积极参与各种政治协商和建言献策,参与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讨论和起草,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定和贯彻,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的创立做了大量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革和其他党派共同努力,建立了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模式。民革第一任主席李济深当时建议,将人大和政协两个会议合并,政协全体委员列席人大会议,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并为国家所采纳。从1959年起,每年的两会都同时举行,并成为一种制度。

  民革老一辈领导人始终坚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政治基础。即使是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期,即使是在十年动乱期间遭遇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民革老一辈领导人,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一点上,也不曾有过丝毫的动摇。他们始终以自身的热情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教育和带领广大党员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革坚决拥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决支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动员全体成员投入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去。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重大问题,民革各级组织认真开展各种调研,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在三峡工程上马问题上、在西部大开发问题上、在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上,民革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提高参政能力,民革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和丰富民主形式,扩大成员的有序政治参与。朱学范等民革老一辈领导人,还积极参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制定。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民革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认真履行参政党的职能,积极参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制定和执行。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民革以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为目标,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前提下,紧密结合中国迅速变化着的实际,大力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等建设,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同时,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国家中心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开创了民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例如,在“三农”问题方面,民革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化解乡村债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内容的调研报告,得到温家宝总理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为中共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6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革优良传统的核心。我们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最根本的,就是要继承这一优良传统的核心和实质,永远把它传承下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三、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在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民革,作为一个参政党,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共十七大精神,朝着为实现十七大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而努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在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之际,我们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搞好自身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和党员,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为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和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而努力。

  第一,要以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主线,努力推进自身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1以政治交接为核心,搞好领导班子建设。这是民革实现参政党使命、担负参政党责任的需要,是民革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旺盛的组织活力、不懈地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奋斗的需要。

  2007年,民革各级组织顺利实现领导班子的换届。新上任的班子成员,思维活跃、开拓性强,参政意识强烈。但与老一辈领导人相比,他们中多数缺乏与中共患难与共的经历,缺乏对多党合作历史和传统的切身感受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以政治交接为核心,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

  政治交接,重点是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关键是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核心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推动和完善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过程,以继承优良传统,搞好政治交接为主线,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身素养,使老一辈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得到永远的传承和发扬,使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以民革60年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生动历史,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民革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民革党员成分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