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 > 理论研讨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的重大历史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常欣欣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也是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60周年。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光辉历史,总结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宝贵经验,展望新时期再创多党合作大好局面的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阶级力量进行的正确分析和把握,调动了一切积极进步力量,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加速了新中国的建立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的和平民主期盼,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党坚持既争取和平又针锋相对的方针,人民军队坚决进行自卫还击,先后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从1947年秋季开始,解放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国民党反动派灭亡的大幕开始徐徐拉开。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国民党当局为了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把枪口对准一切要求和平民主的进步人士,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压榨和对爱国民主力量的镇压。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下,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逐渐认清了国民党当局反动独裁的真面目,纷纷宣布赞成中共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明确表示愿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

  与此同时,为了进行内战,国民党进一步投靠美帝国主义,大量出卖中国的利益,与美国政府签订“中美通商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和协定,美国商品潮水般涌入中国。驻华美军以占领者的姿态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国统区已形同美国的殖民地。国民党官僚资本极度膨胀,疯狂掠夺人民的财富。民族工商业大批倒闭,国统区民生凋敝,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广大人民挣扎在饥饿和死亡线上,迫切希望能够早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进入1948年以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取得辉煌胜利,解放区土改正在胜利进行,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力量迅速壮大,而国民党政权陷入朝不保夕、摇摇欲坠的境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面临着彻底灭亡的命运,新中国诞生的前景已经清晰地显示出来,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历史任务已经提到中国革命的议事日程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党中央审时度势对国际国内形势和阶级力量对比进行了正确分析和把握,于1948年4月30日适时发布了“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代表一致表示拥护,从香港联合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盛赞“五一口号”,同时联合通电国内外各报馆、各团体和全国同胞,公开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1948年8月1日,毛泽东复电李济深等民主人士,代表中共中央对各民主党派赞同“五一口号”的行动表示“极为钦佩”。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到复电后,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港就召集新政协的时机、地点、召集人、参加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内容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香港展开了一个大规模的新政协运动。关于至关重要的谁来召集新政协的问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致认为只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当此重任,进一步公开、自觉地表示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场。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陆续进入解放区,开始了筹备召开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正是在我党“五一口号”感召下,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切积极进步力量都被调动起来,使蒋介石反动集团陷入更加失道寡助、孤立被动的境地,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程,加速了新中国的成立。

  二、“五一口号”是对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运用和丰富的体现,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光明前途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社会面临走向何方的重大历史抉择。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普遍渴望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但对通过何种方式建国以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却莫衷一是,各方政治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展开激烈角逐。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政治主张中,“中间路线”在民众中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主体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和平改良的方式在中国建立多党制议会政治。

  抗战胜利之初,“中间路线”喧嚣一时绝非偶然。各民主党派因为参加了抗日民主运动,作为一支政治力量已经形成,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发言权,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极力拉拢他们,在政治上暂时做了一些让步,使许多人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间道路一度在民族资产阶级、一部分城市小资产阶级当中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在一部分民主党派中也占了上风。在国共两党对峙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这种“中间路线”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坚持“中间路线”的人又对国民党蒋介石、尤其是对美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求共产党作出牺牲人民利益和阵地的让步,以换取所谓的和平。与国民党反动独裁相比,因其披着民主政治的外衣,对普通群众而言具有较大的迷惑性。我们党必须及时澄清“中间路线”的实质,并以此指导革命、教育人民。在复杂的斗争形势面前,我们党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针,对中间派、中间力量,采取争取和联合的政策;对“中间路线”则采取斗争和批判的态度。通过大量的工作,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澄清了“中间路线”造成的混乱,教育了中间势力,也教育了广大人民。在解放战争不断胜利、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对“中间路线”有了新的认识。随着1946年11月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的召开、1947年11月民盟的被迫解散,宣告了“中间路线”的破产。特别是由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以及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最终促成了中间势力向人民阵营的转化,各民主党派逐渐抛弃了“中间路线”的主张,认识到“中间路线”在中国走不通的事实和道理。

  “五一口号”是把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运用于革命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创新。“五一口号”发表后,已经对“中间路线”有了清醒认识的各民主党派纷纷对我党号召表示赞同和拥护,并对“中间路线”的政治主张进行批判。“五一口号”所提出的以新民主主义为共同的政治基础,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建立新中国的主张,其实质是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中间路线”的鲜明否定。一言以蔽之,通过和平改良方式在中国建立多党制议会政治的“中间路线”主张不符合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不但损害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而且封建独裁的蒋介石反动政权及其帝国主义后台也绝不会容忍其存在和发展。历史和现实已经庄严昭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给中国人民带来福祉的,除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道路。“五一口号”为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指出了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光明前途。

  三、“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及其形式的丰富和发展

  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大法宝。在中国革命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党的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三大作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决策,同时指出共产党在国民党内应保持自己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结成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这一时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初步形成时期,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敌友我这一根本问题,找到了革命的力量,鼓舞了人民的信心。

  抗日战争时期。卢沟桥事变后,在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大义的感召下,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组成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形成。这一时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成熟时期,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正确指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政治领导作用,并最终确保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蒋介石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集团的反动面目日益暴露,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以及海外华侨等其他爱国分子,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一时期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时期,主要发挥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帮助各阶层人民(包括中间阶层)认识到,这场战争不只是国共两党谁胜谁负的问题,而是几代中国人所追求的独立、自由、统一、富强的中国能否最终实现的问题;第二,在国统区内开辟了第二条战线。从1946年底开始,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1947年秋,解放战争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并不断取得丰硕战果,在人民解放军的猛烈军事打击下行将倾覆的蒋介石独裁政权加紧对国统区各民主党派进行疯狂迫害。各民主党派更加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目,纷纷对我党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表示赞同,自觉自愿接受我党领导。这就为我党与各民主党派扩大合作、共商国是提供了共同的政治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前提。在此背景下,党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