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社会服务工作主题年  >  理论思考

探索打造新常态下 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升级版”的“十个维度”

发布时间:2015-03-30  来源: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

放大

缩小

  社会服务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这篇“大文章”中既是“老问题”也是“新课题”。在新常态下,社会服务工作如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服好务?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职能定位、现实作用和实践经验?如何加强社会服务工作平台和机制建设?社会服务工作如何与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诸如此类一系列问题,不仅是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不可回避的理论问题,而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进和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非常之多,并且见仁见智。本文主要从“十个维度”、“十大关系”就探索打造“新常态”下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升级版”谈点个人浅见,请大家不吝赐教。

  一、深入认识高水平社会服务工作与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的关系

  研究和探讨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作用,进一步提升新常态下社会服务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大格局中的认识,首先要解决好“怎么看”的问题,核心是怎样看待社会服务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参政党建设大格局中的战略定位?社会服务工作对参政党来说究竟是“可有可无”还是“不可或缺”?究竟是“不务正业”还是“天经地义”?

  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把“走活”社会服务工作这枚“子”与“下好”参政党工作这盘“棋”有机结合起来考虑问题。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的大格局来观察物体,就会看到,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决非权宜之计,也非可有可无,它是参政党履行社会职能的重要环节和必修课,必须从体现政党责任、履行政党职能的高度开展好。参政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并将社会服务工作真正放在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的大格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从“大尺度”审视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

  从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历史沿革来看,社会服务作为参政党的一项重要职责,随着多党合作制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随机到有计划和有条理的发展过程。民主党派建立之初,党派自身建设和职能履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服务主要以“发挥优势,拾遗补缺,服务社会”为活动原则。民主党派工作中提出“社会服务”一词最早见于中发[1989]14号文件,文件第一次提出“社会服务”的概念,并明确社会服务的宗旨与范围,肯定了社会服务的功能与意义。从此,各民主党派把“社会服务”工作提上了党派工作的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能之一。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对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内涵,提出社会服务的内涵从直接的专业服务转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的外延从一般的社会服务转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拓展。2001年底,各民主党派中央统一将原来的咨询服务机构命名为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在参政党自身建设上迈出了新步伐。

  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的“大尺度”来观察社会服务工作,就会看到,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际行动,是宣传多党合作制度及其优越性的有效形式,是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服务、为社会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作为参政党,必须从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高度来考虑社会服务工作。

作者:王报换 罗中平     责任编辑:张禹

1 2 3 ...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