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纪念马叙伦130周年

做中国人该勇敢地迎接大革命

发布时间:2015-04-16  来源:《马叙伦政论文选》

放大

缩小

  鸦片战争,给中国历史划分了两个大大不同的时代。但现在距离鸦片战争已过了一百年,中国还不曾走上新时代的正轨,这原因固然不是简单的,扼要地说,只是缺少一次大革命。

  大革命的意义,是把环境从根本上改造一下,这就得具备许多条件。在一个半封建的农业国家,被资本主义科学工业的力量打破了大门,当然这门子里一切就得改造了。太平天国短短的一页历史,就象征了这点。

  太平天国的起来,虽然也是知识分子领导着,但实际也和历史上换朝易代的一样,是社会性革命——农民革命(像六朝、五代权臣拥有武力推翻一个朝代“取而代之”的除外)。因为那些时代的知识分子多出身在农民里,他的利害是和农民一致的,因此,他才能够领导农民起了革命作用。但是结果,太平天国和黄巢、李自成等一样地失败。有人以为是时机的不曾成熟,就是唯一的条件不够。我觉得满清的全盛时代早已过去,政治腐败也发展到了边缘,农民的被剥削的程度,也不比现在为低,汉人民族意识的培养,本来很厚的,这都是给太平天国起来的机会和基础。所以他由广西一个小县,一下子发展到长江流域,外国也不敢小看他,而且期望着他。

  可是,他一得志,就忘了本来面目,抛弃了他的主义和政策,发展了被历史造成的潜意识的作用,学了“帝制自为”,步趋了满清腐败的后尘。加上自相摩擦和残忍的杀戮,失去了人心,才倒给满清以机会,也被帝国主义者看穿了把戏,翻过来帮助满清。因此,一次很有希望的大革命,终究归于失败。

  可是,启发了满清,来一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策,麻醉了许多知识分子,造成改良主义,替满清保护着一统的江山。什么是中学为体?是拿“三纲六纪”来拥护皇帝专制。什么是西学为用?是拿轮船、火车、洋枪、洋炮来镇压人民的反抗。

  这样毒辣的政策,反而造成了革命的来源,是满清料不到的。原来因为改良船政,首先派遣学生留学外国,这就替辛亥革命抽了芽子,因为革命的新学说从此渐渐地输入了。满清戡平了太平天国,以为“莫予毒也已”,他的本质自然没有变更的可能,当然仍就是革命唯一的对象。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政策,不能挽救他的灭亡。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第一步还须解决民族问题,也就是要消灭一个民族统治其他民族的制度。三民主义是整个革命的目标,他有不可分解的连环性.因此被前进的知识分子一致地接受,而终实现了辛亥革命。

  推翻一族统治和一人专制的满清,总算是可向新时代的正轨上进步了。但是,因为革命的力量未曾充实和壮大,而革命党中也有只要解决满清统治汉族的问题就算成功,所以满清一倒,革命的意志也走下坡。因此,容忍了“帝制余孽”——军阀,中央是从袁世凯到曹锟张作霖,地方是“滔滔者皆是”,而一辈改良主义者还梦想从他们身上得到进步。可是,事实告诉我们,他们都是拿民主的外衣裹了满清的尸体,辛亥革命不但没有完成革命的任务,而且给了帝国主义侵略更多的机会,像英日对于“洪宪帝制”的竞争,就是证明。那么,辛亥革命仍就等于失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