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社会服务工作主题年  >  榜样楷模  >  先进个人

立足本职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发布时间:2015-05-29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2年5月18日毕凤祥带领支部成员资助松原市特殊教育学校读书的学生

  毕凤祥,1980年参加教育工作,教初中物理三年,教高中物理10年,做教研员22年。毕凤祥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工作者,参加工作33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和民进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尤其是在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威望。先后获得县、市、省优秀教师,省和国家优秀教研员等称号,做民进松原市教育学院支部主任时,所在支部被民进中央评为先进基层组织。

  一、以市委会为平台 积极组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毕凤祥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地贯彻执行会中中央的各项决定。每年与市委会成员一道,参与组织社会服务工作。

  他协助主委和驻会副主委做民进松原市委的社会服务工作。这些年在民进松原市委送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活动中,一直在做教育方面的工作。做教育下乡工作,从内容的设计、教师的选聘、导课、讲座内容的审定,与学校敲定活动细节等,他都亲力亲为,他也亲自做专题讲座,曾在宁江区伯都乡做“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的专题讲座。由于他内行、热爱民进、敬业、勤奋,所以,我们的送教下乡活动,特别受教育领导和学校的欢迎。通过送教活动,不但使所在乡镇的教师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与送教的优秀教师建立了长久的联系;送教的优秀教师也得到了提升;接受送教活动的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都十分受益。

  2011年11月14日在中国民主促进会网站的“吉林民进”特色专栏中发表“松原民进是这样”的文章,抒发自己对民进的热爱和对松原民进美好前景的向往;2011年在《民进吉林》上发表《对辛亥革命几个问题的再认识》的文章。

2014年5月毕凤祥在东北师范大学讲座

  二、以支部为平台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他做民进教育学院支部主任期间,做了大量的服务社会的工作。从2009年至今,一直以民进的角度,帮助扶余市的两所普通高中。当年,因为扶余市教师的工资偏低,优秀教师都向经济待遇较高的地方流动,造成这两所学校的优秀教师短缺,许多孩子纷纷转学到外地读书,社会反响强烈。针对这种情况,他与民进市委和单位领导请示,每年都要协助两所学校做一些特殊的工作,以稳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社会舆论。他们每年组织优秀教师到扶余市送教一次,主要内容是示范课、交流互动、小课题研究等。示范课也给这两所学校教师机会,每一次送教,扶余市每一科要挑选一名教师与市级优秀教师一道做示范课;他与市教科所协调保证扶余的小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还在参加培训、观摩学习等事情给予扶余两校以倾斜。现在,扶余的两所高中,已经步入正轨。

  他做副主委后,全力支持新的支部主任的工作。这些年与支部主任一道坚持向松原特殊教育学校捐书、捐款,支持经济困难学生上学。他们还到较为贫困的美华小区做义务植树、清扫卫生等工作。

  三、多渠道 多角度 多层次 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一)以政协委员的角度服务社会

  他是政协松原市常委,每年都要以常委的角度参加公务员招聘等工作的监督、民生座谈、视察、调研等工作。

  他是政协松原市社会民族宗教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兼),对于该委员会各项工作都积极参与,协助主任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参加工作的筹划、实施、材料的修订等工作。

  他是政协松原市第五届社情民意特约信息员,每年能出色地完成的信息工作任务。较有影响的是《关于在冬季停止使用融雪剂的建议》和《关于“停补”的调研报告》,都已送给有关领导作参考。

  他每年都能较好地履行政协委员的基本职责,完成提案和社情民意的调研、撰写工作,而且都是高质量的。其中《关于加强校园用地保护的建议》在市政协大会做交流发言,《关于制定松原市出生缺陷干预办法的建议》发表在《松原日报》上。

  (二)从学术团体的角度服务社会

  他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员,在家校合作教育方面有一定的见识,曾受邀到台湾做《家庭教育中“亲邻关系”的缺失与应对》的学术报告。为各学校做家校合作教育方面的辅导与讲座。

  他热心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研究工作,是东北师范大学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研究中心特聘教授。2014年5月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的“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高峰论坛”上做“儿童习惯养成与家校关系”的讲座。

  他是吉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常常做学会学生竞赛和教师竞赛等工作。

  他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东北分会副秘书长,协助理事长做东三省物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2年11月30日召开的“吉林省2012年普通高中教师新课程远程同步研修培训项目培训者培训会”上,做“远程培训工作策略及经验分享”的专题讲座。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