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  >  我身边的先进  >  各地先进会员风采  >  辽宁

为了青春的追寻

发布时间:2015-09-01  来源:民进辽宁省委会

放大

缩小

  努力就有机会

  1991年的教师节我是在一个新的集体——丹东市教委教研室度过的,从此,我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从一名教师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研员。

  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改变其实出我意料。当时历史教研员年届六十,这个岗位需要一个人。教研室领导在市直各普通高中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又把视野放大到职业高中,这样物色到了我。这次被选择的经历告诉我:机会真的是给有准备的人。

  教研员的中心任务是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被称为“老师的老师”。这意味着我离开了三尺讲台,又站在了更大的讲台上。角色变了,对象变了,内容变了。层次高了,水准高了,要求高了。教研员一般有“两熟”特征:一是业务纯熟,并且技高一筹;二是年龄成熟,因为成熟的年龄本身也代表着经验和智慧。令我汗颜的是这两条都没有。我当时不满30岁,在高中教研群体中年龄最小,并且来自职业高中,没有普通高中的教学工作经历。能干好吗?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卢梭说:“我不说我是卓越的,但是我与众不同,上帝是模型造人的,在造了我之后,就把那个模型捣碎了。”既然领导选择了我,说明他们相信我,我首先要坚定对自己的信心。其次虚心向老教研员学习,多听多看多请教多琢磨。我的这些教研同事有北大的、南开的、科大毕业的,个个身手不凡,语文、化学教研员还是特级教师,他们戏称这里是“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我向他们学习,认真研究教材、教学大纲,研究高考备考,掌握命题规律和方法。第三,向教研实践学习。跟随老教研员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学科教育教学基本情况,在实践中学习听评课艺术,提高教研指导水平。第四,向一线老师学习,以优秀教师为核心建立骨干团队,组织开展各类学科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五,研读教育理论书籍,高屋建瓴地指导教研工作。

  教研员是做学问的,离不开一个“研”字。自己以王国维老先生治学的“三种境界”为指导,登高望远,孜孜以求,常常把工作带到家里、带到节假日,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钻研精神,在从事教研工作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在国家、省级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指导的一节初中历史课成为国家级示范课,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的做法和体会在省历史教研会上交流;而且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两篇高质量的教研文章,这两篇文章都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全文转载。

  此后,我一直坚持认真积累和总结教研经验,笔耕不辍。先后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国家级杂志发表文章20多篇;主编出版了多本著作;主编出版了历史教辅资料用书10多本。参加了人教社、人民社组织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

  在省内高中历史教研领域自己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圈可点的是,1994年8月,辽宁教育学院、省历史教研会主办了“94年辽宁中日历史教育学术交流会”,新华社发了消息,辽宁、沈阳电视台和辽宁、沈阳广播电台及辽宁、沈阳日报等均做了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我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作为中方大会发言代表作了题为《关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发言(中日各有2名大会发言代表),并现场回答了日方提出的有关问题。论文主要内容还被日本友人伊藤先生引述,刊登在1995年第9期的日本《历史地理教育》杂志上。当时的省历史教研员(两人均已离世)对我的现场表现非常满意,专门给我所在单位来信,称我的“发言并出色地回答了日本朋友提出的问题,博得中外学者(70余人)的好评,为我省历史教育工作者赢得了荣誉。……为你们培养的年轻教研员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在辽宁省高中新课改推进工作中,我被聘为辽宁省新课程培训专家团专家;被湖南出版集团聘为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培训专家。2010年年底,辽宁省教育厅举办首届中小学教研员基本功大赛。我获得高中历史学科综合成绩第一名,代表历史学科参加大会的成果展示,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辽宁省中小学研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证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被评为学院首批“十五”中期市级骨干教师;多次被辽宁省历史教研会评为省历史学科优秀教研员;2004年,被丹东市人民政府授予“丹东市优秀教师”。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等。

  一晃24年过去了。我从一名教研新兵成长为一名资深教研员。但我的教研情怀不变,教研追求不变。年年岁岁“活”相似,岁岁年年“竟”不同。教出了乐趣,研出了风采。

作者:李凤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