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集智聚力 创新求变 着力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16-05-11  来源:民进云南省委会

放大

缩小

  2016年是民进中央参政议政工作主题年,按照会中央的统一部署,民进云南省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今年以组织建设和参政议政作为两大年度工作主题。制定了《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年工作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水平的意见》,以加强参政议政和政党协商两大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探索精英+广大会员的参政议政工作新路子,以组织建设发展和参政议政相互协调发展、相辅相成为结合点,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以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落脚点,在调动和增强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热情和使命上下功夫,补短板。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一定成效,形成鲜明的云南特色,现将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的经验和做法

  (一)组织领导是关键

  经常通过主委会、常委会及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分析安排部署参政议政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根本性、长期性任务,有机融入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各地方组织也基本形成了主委亲自抓、分管副主委主要抓、专职副主委抓落实,骨干会员带头、基层支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学习明责为前提

  结合学习活动,着力推进自身建设,加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努力在增强成员党性修养上下工夫,积极支持会员“双岗建功”,如,民进红河州委聘请专家开展参政议政全员培训,民进曲靖市委制定实施了基层支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把参政议政作为占比50%的分值纳入考核等。

  (三)人才队伍是基础

  一是发挥专委会特长和优势,民进云南省第七届委员会设六个专门工作委员会,部分地方组织已成立了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不断健全工作制度、畅通工作渠道,努力把专委会建成体现界别特色、发挥整体优势的工作平台。

  二是建立了涵盖党委、政府、高校、团体等20余家单位的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的人士担任的特约研究员队伍;机关设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处作为工作职能部门。

  三是实施在组织发展中物色、吸收人才,在队伍培训中培养、挑选人才,在参政议政实践中锻炼、造就人才,在调查研究中结识、引进人才;初步建立了“专家库”、“资料库”、“课题库”,实现人才、信息和组织资源的整合。

  四是结合实际加强学习培训,定期举办针对新会员、支部主任和代表委员等专题培训班,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和讲座。

  (四)制度机制作保障

  制定、出台了《参政与社会服务处工作制度》、《参政议政调研工作管理办法》、《提案工作制度》、《信息工作条例》、《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特约研究员管理办法》、《协商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意见》等工作制度。完善了课题的遴选、招标和评估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完成质量;创新参政议政成果形成机制,加强成果的输出和转化;建立加强了与常委、委员和各专委会的委员联系机制,与对口联系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等。

  (五)团结协作聚合力

  着力提高参政议政的整体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参政议政模式从精英型向整体型转化。据统计,近五年来,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通过调研、征集、座谈等形式参与会省委参政议政工作的参与度从40%上升到70%左右;形成集体提案(议案)、信息、建议等会省委参政议政成果的占比率从58.86%上升到87.80%。

  一是加强对下级工作的组织和指导,拓展工作渠道和途径,延伸参政议政的“根须”,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如,民进昆明市委开展了社情民意信息“火花贴”行动,民进大理州委积极探索微调研和微建言活动等。

  二是从课题工作、“两会”工作、协商工作等环节广开门户,通过纵横、内外的联动机制,将各级组织和会员连成一体,如民进楚雄州委搭建了6个参政议政新平台,民进玉溪市委积极开展跨州市、跨党派联合调研。

  三是在参政议政实践中,尽可能多座谈、论证、咨询、征求意见,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体智慧和合力,体现组织的优势。

  四是加大了对会员参与参政议政工作的宣传鼓舞、表彰奖励力度。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适应新常态的准备不足

  当前参政议政工作已经从主要面向政协、统战部门扩展到多方位、多层次,从守住传统老阵地为主拓展至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从相对固定时间段变为覆盖全年不间断;从各党派互不相关转化为相互竞争和合作;从固守城池调兵遣将转变到随机应变、应急上。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上、组织机制上、方式方法上、人才队伍上与之相适应、相匹配。

  (二)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一是会员老化、青黄不接,我省离退休会员占比平均为30%,少数地方组织高达51%;少数参政骨干热情减退、渐行渐远。发展区域受限、对代表性人才的党际之争,也影响了新生增量的进入。

  二是党派干部担任实职数量少,影响力较弱,后备人才选拔、推荐、培养、使用渠道不畅,难以实现相对数量的提拔任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是专兼职矛盾突出,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存量会员中仍存在党性观念不强、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部分基层组织活力、动力不足。

  四是借“外脑”不够,纵向横向联动机制不畅等。

  (三)基本工作条件保障不足

  我省七个地方组织一般仅有专干3-5人,年经费仅12-56万,个别地方组织甚至为零编制;普遍存着机关人员过少,无法成立专门的参政议政工作机构,无专人专司参政议政工作的情况;17个高校支部都无专门编制,仅2家有十余平米的固定场所,工作经费较匮乏。

  (四)全员参与意识需要增强

  老面孔、老界别、老领域、老方式的精英参政仍是的主流,多层次、多方位、上下结合、左右联动的集智聚力的参政议政工作体系尚需加强;生动活泼、立体式全员参与的参政议政局面尚未形成。

  (五)知情明政渠道不够通畅

  我会在本省各级人大、政府、政协担任副处级以上实职的人数仅73人,约占会员总数的2%,受界别及人才资源状况制约,信息资源掌握不对称,此外,地方相关的一些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党派知情明政平台缺乏、渠道不畅;提出的意见建议的宏观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对决策的参谋作用不够显著。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学习培训力度

  学习培训既是建设“学习型参政党”的要求,也是提高会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的需要,能参加会中央组织的高水平培训班,可以增强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奋进感,希望会中央能够加大对会员和机关人员高水平培训的力度和覆盖面,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水平。

  (二)加强指导和引领

  借《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颁布实施的春风,乘势而为,充分发挥会中央的影响力和党派组织优势,形成制度性的人才培养、选拔、任用长效机制,以实质性实职安排为突破口,强化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地方组织编制、机构设置、办公经费等方面的规范化建设,为更好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

  (三)创新机制形成合力

  一是会中央的调研课题,建议多采用上下联动、命题招标、联合合作等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全会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会中央的参政议政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可适当多安排在典型示范省区召开,既能鼓励关心支持基层,加强各地的协作联动和交流学习,又能扩大党派的社会关注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建设汇集全会各地的史料、资料库、专家库,为参政议政提供更充足、更有效的资源信息和支撑服务,实现全会人才、信息、组织资源的整合。

作者:     责任编辑:杨宗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