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接地气 惠民生

发布时间:2016-05-12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放大

缩小

  各位委员:

  李克强总理在1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审批不能让民众摸不清门跑累了腿”,提出了行政审批坚持“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的操作方针,由此,标志着我国简政放权,迈入提质增效的改革2.0阶段。

  据有关报道显示,近两年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00余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谓是成果斐然。1月4日一则《天津石化老杨跑审批》的报道,也恰巧印证了改革成效。报道中,老杨在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跑审批,过去需要一两年的审批,现在半年完成。对于老杨在天津审批项目的高效,外地同行惊讶的表示:“你们跟政府关系这么好!”这让我们在欣喜天津改革成效的同时,也对行政审批的沉珂旧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审批周期过长,严重影响了社会管理效率;行政审批存在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的隐患;非试点地区改革效率亟待提高。

  与此同时,2014年底《原副总理曾培炎遇审批难 建科研楼要盖200多个章》的新闻,同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栋科研楼的建设审批,从县级发改局到国家发改委,仅仅4级的审批部门,却需要200个公章,不禁让人咋舌。

  “多年筑起的公章堡垒,破除清理亦非一日之功”。这警示着我们,改革仍在路上,途中还需正视一些问题:

  一是固有“握权推责”的审批出台思路,大行其道。繁琐的行政审批,体现了个别部门、党员领导干部的不作为、懒政,“以批代管、以批代政”,以审批形式减少管理风险,弱化自身义务、强化申请方义务的制订思路。而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此种思路又演化为“假放推责”的下放思路。

  二是重量不重质的形式化普遍存在。存有恋权的官僚主义,权力寻租的侥幸心理,大衙门套着小衙门的层层利益牵绊,配套审批部门的跟进难,只放小利益的避重就轻,中央放权地方慢,一项分拆、多项报功等现象,导致重量不重质。

  三是制订者与改革者的角色矛盾。一个部门审批制度改革的执行者,往往也是制度的制订者、更是既得利益者,在“握权推责”的审批出台思路影响下、部门内外利益平衡的诉求下,角色的矛盾必然会影响到改革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行政审批改革的科学性问题。行政审批改革,但并不意味着一放了之的推卸责任,也不意味着不再出台新的、合理的、科学的审批制度。对新出台的、即将出台的,应进行科学评估,避免低效。以水电设施的环评为例,对建成近百年,已形成生态平衡的水电设施,就不能再按照新建环评要求去改造。若强制改造,势必会再次打破已平衡的生态环境,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五是真正惠及民生的行政审批改革,有待提质增效。目前,改革较为聚焦的多是经济、能源、建设等重大领域,而普通民众感受却是:“新闻消息热闹、切身感受寥寥”。涉及普通民众利益的如办准生证难、民办教育准入资质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还需从思想上、制度上、机制上进行深入的推进。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改变固有审批出台思路,改革执行部门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新时期、面对新常态的情况下,树立便民、利民的服务观念,真正做到改革让更广大的民众获利。

  二要深入推进备案制度替代审批制度进程。弱化审批、强化管理是放权的关键。推进备案制度,是体现政府管理服务内涵的有益举措。备案替代审批,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应重视相应配套制度的保障,以确保备案内容的真实性。比如,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抽查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惩。同时,需避免形式化,消除披着备案外衣的隐形审批隐患,减少社会运行成本,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惠及民生。

  三要建立高效便捷的清单梳理、公示、评价机制。疏通社会对现有审批事项的投诉建议渠道,引导社会参与、推动以及监督改革的积极性。建立定向反馈、公开回应机制,建立以行政管理客体为主的监督评价体系。以此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以社会力量对审批部门的权力进行制衡,置改革于阳光之下,以便不断调整与优化改革工作,强调改革的科学性和连续性。

  四要将审批追责制度与评价体系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审批出台、改革层次分明的追责制度,结合务实透明的评价体系,压缩审批“握权推责”出台思路的存活空间,倒逼改革执行部门的主动性,深化改革进程。

  五要形成规范,避免走样。中央应在总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管控点、标准、保障条件的基础上,凝练可操作的“规范导则”,避免大面积铺开后,指导和管理失控。避免地方“学走了样,念歪了经”。

  各位委员,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固有的行政审批制度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国家和人民的要求,行政审批改革涉及的方方面面,牵扯到我们每个人。因此,必须坚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以此优化国家治理体系,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激发社会活力。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