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中央:关于建设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6-05-12  来源: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

放大

缩小

  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创新驱动列为基本国策、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和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为创新驱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在激发创新热情,推动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然不可否认,在创新的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学术造假现象屡禁不止,科研成果“泡沫”严重、成果评价普遍虚高,学术界的浮躁风气有所蔓延等方面。种种这些,无疑与学术道德与职业操守有关,但是制度设计也未在“管”“放”间找到平衡点,造成一“管”就“死”,比如过于僵化的财务管理和科研人员出国管理,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活动开展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一“放”就给一些不端行为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与空间,比如科研项目中普遍存在行政化现象和科研评价机制中存在的过于量化等现象。

  然而,究其根本,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文化,在于我国创新文化的缺乏与引领作用发挥的不足。

  一是功利主义仍然存在。做学问需要“心如止水”,“板凳坐得十年冷”,这是古往今来为学者的共同体会。但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有些学者身不由已地陷于功名利禄的争夺之中,甚而出现恶性竞争,鲜有人能沉下心做“不出成绩”的基础性研究。

  二是批判精神普遍缺乏。钱学森先生批评我国学界缺少正常的学术批评,“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表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没有争锋、质疑和发难;发表的学术文章中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是规避风险的思想浓重。在科学实验与研究中,有成功,但更经常的是失败,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在当前的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下,只有成功才有意义。因此,学者们自然更多的要回避有风险的课题。

  四是做学问没有受到真正的尊重。我们的文化强调传承,但在创新与超越方面强调不足。加之“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作祟,在我国高校体制下,学问好、尤其是潜心研究,不会搞关系的,往往没有“出路”。

  创新文化不是无根之木,需要制度保障。为此,建议:

  一是制度设计支持基础性研究和学术交流。创新文化需要扎扎实实的基础性研究,需要不断的质疑和探究。要倡导潜心研究学问、钻研技术,不怕难、不怕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甚至“钻牛角尖”的精神,同时在制度设计上给予基础性研究以支持和空间,鼓励正常的学术批评与争论,支持普通人从事治学研究。1、简化科技人员出国学术交流的审批手续,恢复签署五年有效使用期的因公护照。2、建立细则,恢复对高等院校教师赴外参加国家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的资助。3、在财务管理上给予学术活动(会议)一定的“议价”空间和自由度。

  二是深化教育改革。当前的应试教育、标准答案,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文化的发展。要爱护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倡导“探究精神”的培养,鼓励、支持孩子提问题、找答案,鼓励创新、允许失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试错”,从幼年培养伴随其一生的创新基因和文化性格。在高等教育中重视“科学精神”的塑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培养其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倡导科学精神、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倡人文阅读与科学实验并举;并在研究生、博士生答辩中设置“反方诘难”程序。

  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培育和扶植学术共同体,支持其健康发展。同时,把学术评价的权力还给学术共同体,建立独立的学术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推动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更为客观、真实。行政权力应逐步退出学术,特别是退出学术规则的制定。

  四是完善科技查新服务。一是建立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和重大科研成果评审的第三方查新制度。二是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文献保障能力满足各专业、各信息需求;加强现代化检索系统的建设和专业分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引进先进的科技管理办法。三是拓展项目查新服务、专利查新服务,强调查新的公正性。四是认真审核、把好查新委托关,准确定位、把好查新检索关,慎重评价、把好报告撰写关,确保查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