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进中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以体制机制改革带动全面创新

发布时间:2016-05-12  来源:

放大

缩小

严隽琪主席出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育智库建设高层咨询会。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自2010年1月26日成立以来,秉持“集智聚力、强教兴国”院训与“国家使命、客观立场、专业精神、协同创新”文化理念,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教育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完善,致力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高级智库、成为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库。

  六年来,政策院已完成并向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财政部等报送了100余份政策建议和咨询报告,60余份《教育政策决策参考》,其中,50余份转化为全国两会提案、4份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80余份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进中央、教育部、财政部等采纳、运用,并有20多项重要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如习近平主席、胡锦涛主席、李克强总理、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委员长、俞正声主席、刘云山常委、张高丽副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严隽琪副委员长、杨洁篪国务委员等的重要批示,产生了重要的政策影响与积极的社会效果。

  例如:政策院瞄准国家安全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战略布局的新需求,形成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与政策 加快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政策建议,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高度重视,并做出了重要批示,对于推动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科的布局,加快培养新型高端军事人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政策院在国际人才方面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校国际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建立人才新机制 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关于加强政府间交换留学人员工作的建议》都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在教育法律修订方面,政策院更是长期持续建言,为一系列法律和政策的出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政策院学者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院领导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决心和魄力。政策院遵循智库建设规律,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从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运行机制、成果形成与评价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不断提升智库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水平,沿着建设国内一流教育智库的总目标扎实迈进。

  一、首创党校共建教育智库的新体制

  政策院的成立和建设,是具有鲜明体制机制创新特征的时代实践。民进中央与北京师范大学通力合作,开展实质共建。民进中央在建设方向、办院思路、体制机制创新、参政议政渠道、部委支持、研究经费筹措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将政策院作为民进中央在教育领域参政议政的常设平台予以着力建设;北师大在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人员编制、办公场所、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建立开放、灵活的人事组织与管理机制

  1.建立灵活的聘任制度。政策院突破现行高校人事聘用制度,探索建立了灵活、多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专兼职相结合、长短期聘用相结合、单聘和双聘相结合的人事组织与管理的新机制。形成了一支结构、类型、来源、层次多样化,专兼职结合的高层次、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并且,聘用形式灵活,在岗时间因需、因人而异。

  2.形成开放协同的研究团队。以创新、不拘一格的机制,不仅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开放,而且面向中央政府相关部委、党派、地方政府开放,面向社会、企业等开放,以为国家战略服务的使命与任务,凝聚了来自全国主要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人大、政协、民进组织、教育实践界、企业界等大批的领导、专家、学者。目前,来自于多学科领域、跨机构、跨部门、跨区域等的专家委员会委员、正式聘任的兼职教授等,有160余名。

  3.建立“旋转门”机制。聘请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等部门任职、在教育政策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导同志,参加政策院的相关研究研讨、政策咨询、成果形成等工作,发挥他们把握与制定政策、实践经验丰富、又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综合优势。

  三、建立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制度

  政策院以敢为人先、敢吃“螃蟹”的精神,在现有政策制度框架下,积极大胆地探索、改革现行的科研、人事、评价等制度,探索建立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与智库建设相适应的新的科研评价和人事制度;探索建立了以政策建议、咨询服务的质量与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标准体系与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实行了年薪制,建立了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四、创建与智库相适应的多元孵化平台

  政策院整合京内外教育研究和决策的资源成立了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高中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等八个专门的政策研究中心,建立了年度性大型高端论坛、专题性高层论坛、中小型座谈会、高校合作交流会、政策调研片区会五种制度化的政策研究会议、片会平台。通过设立研究中心、举办多种形式的会议论坛、委托开展重点研究项目、中后期资助等,构建起了政策建议孵化的多元平台。

  五、创新分类培育、集成转化的成果形成机制

  经过五年的探索积累与思考,政策院逐步建立了与智库相适应的政策研究分类培育、集成转化的成果形成机制,以及时回应国家战略与教育改革需求,倾力形成或转化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成果质量保障机制方面,探索建立了循环推进式的“评审—反馈—修改—再评审—再反馈—再修改……,……终定”机制。采取同行评议制与集体审稿制、双盲审稿和公开审稿相结合的方法,或进行匿名书面评审,或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等,广泛、多方听取和征求意见,并反馈作者或本院直接组织修改、定稿,确保产出高质量的成果。

  六年来,政策院始终如一地将政策研究成果及其影响作为核心追求,一批重要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国家政策,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了国家立法进程,汇聚了一股教育参政议政的强大正能量,推动了教育政策决策思维的更新,探索并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新型智库建设的经验。并且,政策院已形成了自己主要、特色的政策研究领域和“拳头产品”,在服务国家战略、基础教育政策(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学前教育等)、教育财政政策、教师政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立法等领域产生了独特的重要影响。

作者:     责任编辑: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