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提案

发布时间:2017-03-01  来源: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

放大

缩小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金融服务体系从以银行中介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转向以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模式,实体经济融资从传统的银行贷款方式转向以股票、企业债券以及资产支持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为主要手段。

  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和创新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资本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不断提升,但仍面临两大突出矛盾,一是目前中国仍然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银行在社会融资中发挥着主要作用。2015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达73.1%,而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类企业股票融资占比仅24%。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有待大幅提高,服务我国金融体系转型的任务艰巨;二是“大市场、小行业”的行业格局仍未根本改变,资本市场与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体现为:股票发行与上市捆绑、IPO堰塞湖问题突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差距明显;证券行业缺乏国家级直接投融资平台;市场投资者结构失衡、散户化严重。

  为此,建议:

  一、建议将股票发行与上市分离,尽快解决IPO堰塞湖问题,引导社会资金“脱虚向实”,促进资本形成。我国目前的发行上市审核体制本质上是一种准强制上市制度,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上市,股票上市的前提是公开发行,现行《证券法》下公开发行与上市基本上捆绑于一体。而新三板的设立尤其是新三板扩容到全国后,现行《证券法》公开发行与上市制度捆绑于一体的规定已经不再适应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措施一是纠正过去IPO发行速度和规模过快,将导致大盘指数下跌的认识和观念误差。长期观察,二级市场指数涨除受宏观经济基本面、企业盈利水平和市场资金供应量影响,但一定时点市场涨跌很大程度上受市场资金供应量影响。据统计,2015年新股发行融资1,579亿元,同期定向增发融资13,720亿元,差距巨大。市场普遍关注新股发行,但对定向增发融资影响关注较少。原因是定向增发融资是向不超过10个特定对象发行,吸引的是股市外围增量资金进场入市,对市场存量资金影响较小,因此对二级市场涨跌影响较小。新股发行主要影响市场的存量资金,虽然发行环节募集资金总量较少,但是上市流通时,将对二级市场存量资金供应带来压力。这点从2015年取消新股发行认购全额预缴款后,市场由改革前几万亿资金腾挪打新股到改革后归于平静就可佐证。因此,真正对二级市场涨跌影响的并不是新股发行,而是新股上市。如果新股只发行不上市,那么跟二级市场就没有直接的关系,自然对二级市场也没有任何影响。

  措施二是将新股股票发行与上市分离,作为注册制改革前的过渡安排。我国资本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资本市场已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部分构成。其中场内市场的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俗称二板)和场外市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共同组成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二、建议组建国家级直接融资平台,助推资本市场国家战略的落地与实施。资本市场是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重要平台,主要功能是促进资本形成、资本集聚和资本流转。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的格局未根本改变,直接融资比例偏低,金融结构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在直接融资市场,目前国内证券公司无法承载类似间接融资体系中的四大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国家级直接融资平台的缺失直接导致社会资本形成、集聚和流转的传导机制不畅,融资规模与效率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证券行业亟需打造国家级直接投融资平台,发挥直接投融资主渠道和主力军作用,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建议在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具体政策,引导扶持证券机构间的并购重组,组建若干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承担和发挥国家队的功能与使命。

  三、建议提高新股发行定价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提高机构投资者在新股发行环节的配售比例,并配套制定股票锁定期及减持管理办法。一是吸引社会增量资金进入一级市场,引导社会分散资金转化为资本,支持实体经济;二是培育壮大机构投资者,改变目前市场散户投资者比重过高的现状;三是参照境外发达资本市场国家的成熟做法,制定出台分类型、多层次的股票锁定期及减持管理办法,从利益机制上引导社会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作者:     责任编辑: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