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罗永章:伟大的偶像唤醒伟大的自己

发布时间:2017-03-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中国青年网

放大

缩小

  去年3月15日,全国政协会议闭幕第二天,本报刊发了李木元记者采写的《陈凯先之问》稿件。这篇只有千余字的小文引发的舆论热点却迟迟没有降温。之后,这篇稿件不仅被各大媒体转载,还在微信上广为流传。有科技界委员甚至能够背诵其中句子,并将此文保存在办公室电脑桌面。

  文章以记者在全国两会开幕当天的见闻开头,各路媒体的长枪短炮大多对准文艺界、体育界的明星,对于科技界的大咖们却熟视无睹,从而引发了对当今社会民众重视明星却忽视科学家现象的深刻反思。

  曾几何时,陈景润、华罗庚、王淦昌、严济慈等科学家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偶像;曾几何时,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齐声表示“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

  如果说人民创造了历史,那么是人民中的英雄而不是明星决定历史的高度!

  何为英雄?和平年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家是当仁不让的英雄。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她能走多远。

  目前,虽然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实力有了明显提升,既能上九天揽月,也可下五洋捉鳖。但是必须承认,我们的整体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一些核心科学技术,依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所以在大力推行“双创”、助推科技强国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厚植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土壤,让我国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后继有人。

  为了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科技强国的理念,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良好氛围。今年,本报将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追问“陈凯先之问”》系列报道,通过剖析问题根源,推出科学大家,让人们热爱科学、尊重科学、走近科学,让更多的人走上科学之路,最终献身科学。

  科学狂人,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给很多人的印象。果真如此吗?

  2月25日,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工作的罗永章。他赶紧迎上来,和记者握手,亲自给记者拿了一把椅子,分明一副谦谦君子形象。

  记者环顾房间四周,沙发、书柜、墙上的地图、窗台上家人的照片,和其他专家的办公室没什么差别。但他的办公桌比较“刺眼”:桌面他经常写字的地方,已经爆皮了。办公桌右侧放着一台旧的普通电脑,屏幕大概只有19寸。

  “您就用这设备研究国际前沿课题?”记者有些疑惑。

  “我来清华16年了,一直没换过。就像这台电脑,除了查资料、收发邮件,我又不干别的,够用!”罗永章回答说。

  再看这位大教授本人,个子不高,留着板寸,瘦削的面庞,一身土灰色的看不出新旧的休闲装,脚上穿一双布鞋,着实朴实。

  看了他的人,他的办公环境,再听了他客气的山东口音,实在想不出他的狂。

  但当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他突然变了一个人,就像一头精神抖擞的雄狮。

作者:李木元     责任编辑:戴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