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聚焦传统村落保护:留下原住民才能留下记忆

发布时间:2017-03-06  来源:澎湃新闻网

放大

缩小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这首七言绝句,将江南乡村初夏时节的风光描写得无限旖旎。

  如何保护好这些美好的传统古村,留住历史记忆,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话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正值2017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澎湃新闻注意到,不少全国政协委员也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言献策。

  “在经过模式化的旅游开发之后,传统村落正出现雷同化、同质化、商品化。原有的村落文化被肢解、异化和歪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再次为保护传统村落进行“呼号”。

  冯骥才认为,“新一轮的破坏已经出现,如不加强有力和有效的管理,大批列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就会得而复失。”

  为什么关注传统村落保护?

  提到与传统村落保护相关的问题时,冯骥才总是显得很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已经持续多年。而这种如影随形的危机感则源于传统村落一度陷入危机。

  据报道,2012年5月,冯骥才在出席“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时指出,古村落消失的速度相当惊人,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古村落。

  “但最可怕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数字,而是它们(古村落)消失了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从来没有对这些村落做过盘点,甚至有的村落连 村落志 都没有。”冯骥才在那次专访中多次表达了他的危机感。他认为,那些消失的古村落中保留着最根性的文化记忆和多元文化发展的可能性。然而不能忽略的现实是,“古村落消失的快,如果再不保护就没有了。”

  冯骥才的呼喊在当年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2年,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等部委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确定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6年12月底,冯骥才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的时候提到,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公布了4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共有4153个村落被纳入保护范畴。

  从某种程度上讲,此举基本遏制住传统村落快速消失的局面。然而,冯骥才却觉得,对传统村落来说,危机仍未远离。

  冯骥才去年底对澎湃新闻表示,仍有不少传统村落因为“空巢化”和“全面旅游化”变得面目全非,正朝着“千村一面”的雷同化方向发展。

作者: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