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发布时间:2017-03-06  来源:新华报业

放大

缩小

  嘉宾:

  言恭达 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中国书协副主席

  高毅进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玉器厂设计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主持人:

  成岗 南京晨报南京新闻部主任

  近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主办的南京“城门挂春联”活动引发广泛关注,央视诗词大会也成为一个文化现象。文化遗产应该如何传承、保护和利用?

  跳出“财富围城”,进入精神空间

  主持人:1月份,南京中华门城墙上挂起的一副巨幅春联,物质文化遗产明城墙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联在这里交融,被誉为文化遗产活化保护和利用的典范,扬州也借鉴了南京的这种模式。两位老师如何点评这种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做法?

  言恭达:从家贴春联,到城门挂春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空间转移。家的春联,是对小家的祈福,城门挂春联,是一种家国情怀。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但是喜悦和热烈,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追求,是一种文化的普及,以及一种文化的深刻反思。

  我在思考,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大量聚集的“财富围城”中,全民能不能跳出来,进入一种精神空间。

  高毅进:这次春节期间,扬州也在古城墙上挂起了许多巨幅的对联,在扬州市民当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都非常喜欢。挂到城墙上,大家在户外运动、休闲的时候,看到这个巨幅的春联。怎么样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活起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体现。

作者: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