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朱永新:民主监督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07  来源:中国网

放大

缩小

  2017年两会手记之五(3月3日),晴,星期五

  作者,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早晨4点45分起床。写两会手记。

  写“两会进行时”等微博。对今年的提案进行最后的整理修订。

  读美国作家安德里亚·贝蒂文与英国画家大卫·罗伯茨合作的《乔伊想当建筑师》。一个关于梦想与坚守的故事。乔伊是一个非常喜欢建筑的男孩,两岁的时候,他就用尿裤和胶水建起了一座比萨斜塔,用泥巴建起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用桃子和苹果搭出哥特式教堂,用黏土建了东方寺庙,用煎饼和椰子派搭建了圣路易斯拱门。可是,小学二年级时,他却偏偏碰到一位讨厌建筑的老师:莱拉。老师让乔伊拆掉粉笔城堡,还发出警告——不准在学校建东西!十多天以后,莱拉带着全班同学去蓝溪河畔野餐,没有想到在踏上小岛的瞬间,他们身后的栈桥塌掉了。幸亏乔伊运用他的建筑本领,带领大家返回了学校。而莱拉老师也终于明白——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搭建一个梦想更重要。其实,无论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每一个人来说,搭建梦想都是最重要的。人生就是一个搭建梦想的过程。

  一个早晨,整整3个小时,匆匆忙忙地就过去了。

  早晨7点50出发,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参加长江教育研究院的《中国教育黄皮书(2017)》暨2017年教育政策建议书发布会。

  每年两会前,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委员湖北省主委周洪宇教授主办的这个活动总会如期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作为他的朋友和同道,也总是尽可能参加。今年的阵容格外强大,顾明远、谈松华、徐辉、马敏、庞丽娟、杨东平、张力、孙霄兵、翟博、韦志榕、万智、程方平、魏运华刘立德、刘华蓉等专家学者和媒体大咖都前来参加。

  按照常规,周洪宇介绍了2017年建议书的主要内容。今年的建议书以“加快教育制度创新,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为主题,分别就学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法律制度创新、教育督导制度创新、教育人事制度创新、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创新、教育决策咨询制度创新、义务教育制度创新、继续教育制度创新和办学体制创新等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会上还发表了《中国教育指数2016》和《2017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会议期间,洪宇兄送我给他的新著《陶行知大传》等,收获满满。

  上午11点,赶回北京会议中心,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唐孜孜、刘嫚的两会专访。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南都》记者陪同我夜跑一小时采访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今年两会又已经紧锣密鼓开场了。其实昨天他们已经参加了民进中央的集中采访,仍然意犹未尽,希望还有“独家”原料,于是约了今天继续交流。他们的采访很深入,也很专业,两整页的采访提纲,12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一一回答。

  采访结束以后,正在大厅的《中国旅游报》的记者王洋、《中国船舶报》的记者张弘弢等也借机就修学旅行、脱贫攻坚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见到了一群两会的小记者。他们是《河北青年报》的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话题的如何减轻课业负担。可是当我反问他们的课业负担重不重时,他们回答还不算重。我问,究竟是学校老师给的负担重,还是父母加的压力大?他们的回答是父母的压力更大。看来,减负还是一个系统工程。家校合作共育,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新教育实验从十几年前成立诸多“莫愁新父母学校”开始的探索,到2011年成立新父母研究所的全面推动,已经积累了诸多经验。如何造福更多的孩子、父母、老师,需要进一步推广。

  中午12点左右午餐,正好与冯骥才、靳尚谊先生同桌。

  冯骥才先生讲述他参加政协35年的故事。他说,统计了一下,35年的政协,开会的总时间差不多需要2年。他还讲述了吴祖光等委员的往事。物是人非,感慨良多。

  中午稍事休息了20分钟左右。1点左右,就被叫醒的铃声唤醒了。因为下午是政协开幕会,1点45分出发去人民大会堂。出发时交通管制,半个多小时就从城东的会议中心到了大会堂。

  下午3点,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俞正声主席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马培华副主席作提案工作报告。两个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政协2016年工作的累累成果,部署了2017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俞主席报告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把民主监督作为政协报告的重要板块之一,对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定位、监督重点、方式方法以及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领导等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作者:朱永新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