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抓住创新驱动“牛鼻子“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重庆日报

放大

缩小

  主持记者

  张莎 何清平 周尤

  访谈嘉宾

  杨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主任

  刘占芳: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

  邹先荣:全国政协委员、力帆集团摩托车事业部成品检验部组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着重在几个方面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水平。

  今后科技创新的着重点在哪里?怎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如何培育“中国工匠”?代表委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科技创新是推动全面创新的核心环节

  “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的‘技术’‘资本’‘创新生态’三大支撑。去年,我市科技研发经费3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提高到1.7%左右,这是非常大的进步。”杨帆表示,2016年我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2016年,重庆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名和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名均跃升为全国第8位,居中西部前列。

  杨帆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目前我市企业技术创新总体上呈现出“一快六少”的局面。“‘快’指的是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的增长速度;但相对来看,企业研发投入经费、有研发活动企业数量、企业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人才、企业创新成果以及企业全球创新资源配置等六个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在哪里?杨帆认为,应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与运用上。一是样机生产、小试中试、检验测试等技术性平台;二是大型仪器设备、中试装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三是技术技能展示评估、知识产权保护、对接转移、国际交流、人才培训等服务平台,有效帮助企业对接和共享更多创新资源。

  同时,针对我市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较小、政府与企业投入资金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杨帆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用足用好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科技创新券等优惠政策,兑现企业研发投入增量奖补政策,充分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提升研发强度,进一步做大研发投入规模。

作者:     责任编辑:刘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