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抓住创新驱动“牛鼻子“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17-03-09  来源:重庆日报

放大

缩小

  厚植创新土壤 营造良好生态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全社会的创新环境。刘占芳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这对科研机构及科研人员是一个积极信号。“说明我们正从过度关注应用科学研究、从只求‘短平快’的创新,逐步向注重基础和原创转变。”

  刘占芳说,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固本培基,厚植创新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科技链条顶端的创新“成果”。

  为此,他提出着重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改变理念,抑制着急“摘桃子”的功利冲动。“要‘摘桃子’还得先浇水,要努力抑制‘吹糠见米’的心态,沉下心来,做好基础研究。这需要政策的扶持,也需要‘不浮躁’的社会生态。”

  二是厚植创新型人才培养土壤。刘占芳认为,人才引进只是其中一方面,培养更多的本土科技人才至关重要,“一头雄狮要充分发挥战斗力,它的团队不能都是绵羊。”他说,在人才培养上,不能急功近利,要按照人才培养的自有规律耐心培育。

  三是依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研究制定完善的匹配政策。刘占芳说,当前,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科学研究,都是整个科研链条上的一部分,是密不可分的。基础研究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向应用转化;同样,应用科学研究要实现突破,离不开基础研究的积累。但目前,不少扶持科技发展的政策是“碎片化”的,针对性有待加强。为此,他建议依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研究制定推动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比如专业的科技协会,应该彻底去行政化,立足科研本身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行行都出“工匠” “工匠”来自基层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质量,厚植工匠文化。如何才能培育众多“中国工匠”?邹先荣认为,行行都出“工匠”,每个工种都需要工匠精神,“在我们制造业,工匠精神具体表现为:对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对产品质量、性能的追求永无止境。”

  邹先荣说,企业要降本增效,就必须在内部注入一种灵魂——工匠精神,激励员工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员工将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每一个环节,就能制造出质量一流的产品。而唯有全体员工都全身心投入,企业才真正有生命力。

  邹先荣建议,企业应该在制度上做好设计,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手段,培养一批专业、专心、专注的专家和技术工人,扎根基层,扎根专业领域,深耕细作。

  他说,力帆集团的企业文化就是鼓励职工钻研技术。2016年,力帆集团建立“创新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家多提创新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力帆集团的政策是,职工只要提一条关于生产、安全、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就奖励20元,采纳后再奖励。机制建立的第一个月,就收到1000多条建议,其中200多条被采纳。

  “如果每个企业的员工都专注于自己的岗位发挥聪明才智,我相信,中国制造一定能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邹先荣还建议,弘扬工匠精神,还应明确相关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落实推进,通过系统规划,精准对接职工需求,搭建学习、激励、展示平台。

作者:     责任编辑:刘晓斯